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国际产学研用深度融合,2025年11月6日至8日,2025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食品科学与工程分会场研讨会在福州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导,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福建农林大学承办,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联合福建科宏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闽台特色海洋食品加工及营养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食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会、农业农村部食用菌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集成科研基地、福建省特种淀粉品质科学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燕之屋-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与创新署 印度尼西亚联合实验室、福建省创新食品工业研究所共同协办。
![]()
本届研讨会以“大食物观与食品创新”为主题,立足全球视野,聚焦食品科技前沿,旨在依托教育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汇聚海内外智慧,推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跨学科融合、跨国界协作与跨产业联动。通过深入研讨食品产业创新发展路径,会议不仅为全球食品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理论支撑,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充分契合当前食品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
大会主席、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郑宝东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福建作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食品产业基础雄厚,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年营业收入超 6600 亿,全产业8000亿,总量在全国排名第四到第五;当前福建正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食品产业高地,食品学科在这一进程中肩负重要使命、大有可为。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作为国内最早开设食品本科专业的院系之一,历经多年发展,已构建起 “本科 - 硕士 - 博士 - 博士后” 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科综合实力长期稳居全国前列。据 US News 最新发布的 2025年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学科在中国内地高校中排名第 15 位、全球高校中位列第 21 位。同时,食品学科对福建农林大学 “农业科学” 领域进入 ESI 全球前 1‰的贡献度达 42.6%,成为学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引擎”之一。
![]()
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郑宝东教授致辞
他强调,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强化福建农林大学在 “一带一路” 食品科技国际合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为践行大食物观、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注入更多 “农林智慧” 与 “中国方案”。
据悉,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西班牙、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和产业代表线下参会,其中,众多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国际知名高校教授等行业领军人物领衔开讲,带来 22 场高水平学术报告,内容涵盖纳米传感检测、果蔬采后生物学、食用菌活性成分、淀粉结构调控、热带乳酸菌资源开发、食品减盐策略等前沿方向,充分展现了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同时,为培育食品科技青年力量,会议特别设立 “硕博士研究生论坛”,吸引近百名国内外青年科研人才参与,围绕 “食品功能因子挖掘”“绿色加工技术创新” 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该论坛的设立,不仅为全球食品科技青年人才搭建了跨地域、跨院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桥梁,更有效助力行业后备力量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为食品科技领域的长远发展注入青年动能。
![]()
2025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食品分会场研讨会现场照
自2018年教育部启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以来,福建农林大学已连续七年承办食品科学领域分会,有效促进了中外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本届会议在规模、层次与国际化程度上再创新高,不仅彰显了我国食品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食品科技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转化方面注入了新动能。
![]()
2025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食品分会场研讨会合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