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听说过,曾经那些被打散的战争碎片里,有一群人独自做出一个惊人的选择,离开家乡,甚至跨越半个地球,再也没回过头。这故事听起来就像历史书里的小注脚,可却夹杂着一次次命运的推来推去,听着让人禁不住感慨:选择的背后,总响着嘈嘈切切的命运合奏,是一出听起来荒诞却注定真实的戏。
![]()
事情要从朝鲜战争结束后的战俘遣返说起。战争过去了,终究还是得算清楚人情账。万里之外的大国们和朝韩之间倒腾来倒腾去,最终的决定就是制定所谓的中立国遣返委员会,战俘嘛,愿意回哪就回哪。可事情就蹊跷了,不是每个人都想回到老家,甚至有人直接选了条离乡背井的路:去中立国生活!当时有7604名朝鲜的人民军战俘留在了韩国,另有74人竟然选择去了中立国家定居,其中,还包括2名被朝鲜俘虏的韩军战俘。那这74个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又是什么把他们逼到了这个选择的边缘?
先说其中一个让人听了都得摇头的名字:池基哲。他其实是个曾任人民军中校的“风云人物”,战争里被俘,后来还让人自治战俘营——在第40号战俘营里,他不光是营长,还是个冒着风险加入了韩国右翼大韩青年团的人。有意思的是,这个游走两方阵营的战俘头头从一开始就放话了:“我想去中立国,不想回朝鲜。”要说理由,也不是没道理。他有个当年在旧日军关东军里干活的哥哥,自己也曾是关东军的炮兵,后来赶上解放战争,才加入了朝鲜义勇军,这经历说出去有点刺眼,加上战后成了战俘,他怎么看都觉得自己被清洗的可能性不是一般大。
![]()
和池基哲有类似顾虑的,还有他的手下朱永福。这哥们曾在旧日军宪兵队服务,跟着池基哲做事,倒霉成了一颗棋子的案子也不少。听说韩国方面一度传了密令过来,要他们在战俘营里秘密干些杀伐之事,比如除掉那些想“回家”的战俘。具体动作就包括发动什么示威游行,用无线电台接上头,让特务小组渗透进来,甚至还威胁人性命,直挤到无人可退。消息很快被监管战俘营的印度军队发现,一时间风声鹤唳。池基哲反而率先搞了个大新闻,他溜了,临门一脚背弃了那些自己动员的战俘,转身请求印度军队保护,还撒丫子想去中立国。这一跑跑得战俘营里人心惶惶,整个队伍气氛瞬间炸裂,大家都摸不清这货到底打的啥算盘,反正后面按他规矩办事的人都开始生问号,点根烟也填不住心里的堵。
然后是朱永福。这名做参谋出身的战俘中校,池基哲一脚跳了后,他下场更惨,好好的参谋竟被韩银松直接关到地下室威胁,“你把营地都弄得乱了,丢海都不是问题!”朱永福明白机会稍纵即逝,再不行动只能等死。果然人一换个环境,智商和生存欲都飞升。他趁看守不注意,爬着铁丝网跑出来,把自己搞得浑身是伤,一边流血一边请求印度兵保护。那架势,不说是“绝地求生”,也相差无几。和他类似操作的还有战俘营里的金宽玉,他带着他的一帮手下,从第78号战俘营窜了出来。
![]()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的选择都这么戏剧化,有些人心里的盘算更平和些。比如有个金时峰,他是原人民军的音乐中尉,曾经还跑去苏联留学学过音乐。这人拿不出点刀光剑影的理由来解释,单纯觉得要是跟大部队留哪里,估计再也没机会出国了。那么,出国为什么呢?说到底,他憧憬先进技术,想着去别处留学,学点新东西。或者还有别的未经说明的原因,谁知道呢?
故事当然也有让人哭了又笑的悲情人设。比如林益干,他是平壤综合大学给退学的学生,还在校时赶上人民军大征召成了兵。其他战俘回忆起林益干时说,这人是真累,有着“妾室之子”的身世,开口闭口家庭不幸,人生不堪。为了逃离那些使劲揪人毛的家庭问题,也为了获取梦幻中的机会,林益干也选了暂别故土。对了,这会儿很多战俘都表态要去中立国是为海外求学,其实,背后不总是“精英梦”,有时候与逃避有关,更多时候,生活那点事拧巴得可不仅仅看表面。
![]()
就像另一个有名的战俘孙天基。他出生在汉城那种“没有根的地方”,很小就没了父母,青春期困在红灯区——那个连地址都能让人为难的地方,他出发打仗时带着一大堆拼命证明自己价值的对家国的执念。而战争一眼结束,他却带着没法说清的羞与为难,不想直面哪边都不舒服的故乡,干脆选了走。
这些故事里最让人难以捉摸的还是宗教这条线。很多基督教徒战俘干脆利落选了离开祖国,连理由都相对简单:“得到了神的启示。”而他们在异国他乡的后半生,大多还真就是虔诚地挂着宗教角色活下去。像孟义淳,他甚至发展了三名难友为教友,然后几人一起抵达巴西,成了牧师,还教会了几代巴西人唱圣歌。
![]()
再往后,战俘们有的去了南美,有的定居印度,每个人关于生活的表述没一个一样。比如,有人像池基哲,愣是靠跟天主教租地做起了养鸡场,养活一堆人;也有人像金时峰,生活里干不出漂亮动作,穷得连点子都没了,最后孤独地去世。不管怎么说,这些选择背后,总是各自扛着些无人可分享的重量。
冷不丁这样读下来,你会问:“他们的决定,你怎么看?”我真不知道能怎么看,这里面既有随机的命运安排,又有历史滚滚大浪里的个体挣扎。到最后,当你把这些故事看成是一种停留在时光里的小小记号,它们突然变得没那么重要了——因为和今天相比,它们只是世界在很久之前轻轻眨眼的一瞬间;可对于那时候的人,他们却牵挂着整个人生,权衡无数次选了条疏离又复杂的路。
![]()
这些故事也许已被逐渐遗忘,也许这群战俘们所在的地方早已成了异乡的历史。可那些被刺割破手逃出来的血、那些没再回过头的悲伤、那些关于家庭、国家、信仰的沉重决定,或许都提醒着我们:有时候,那片曾经的故乡离得再近,也会变成一个我们再也回不去的地方。至今仍留待讲述的,是故乡,是战争,更是无法回头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