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亚的群山之间,有一个人口仅576万的国家——吉尔吉斯斯坦。街头巷尾,金发碧眼的当地人常笑着对你说:"我们和中国是亲戚!"这话并非客套,因为该国约400万人,都认中国一位名将为祖先,两国的情谊,藏在千年的血脉里。
一、名将西迁:李陵的后裔遍布中亚
这位让吉尔吉斯人认祖归宗的中国名将,是汉武帝时期的李陵。公元前99年,李陵率五千步兵出征匈奴,兵败被俘后留在漠北。汉武帝误信谣言杀了他全家,李陵彻底断了归汉的念头,娶了匈奴公主,在中亚一带繁衍生息。
![]()
《汉书》记载,李陵的后裔在中亚建立了"黠戛斯"部落。唐朝时,黠戛斯使者来到长安,自称"李陵之后",唐武宗感动不已,认其为"宗属",两国互派使者,往来频繁。如今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吉尔吉斯人,正是黠戛斯人的后代,许多家族的族谱里,都清晰地写着"先祖李陵"。
在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城市奥什,有座李陵纪念碑,当地老人会给孩子讲"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如何在草原上开疆拓土。每年还有不少人专程到中国甘肃的李陵墓祭拜,用生硬的中文说:"我们回家了。"
二、血脉之外:刻在骨子里的亲近
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的友好,不止因血脉。上世纪90年代该国独立后,中国是最早与其建交的国家之一。如今在吉尔吉斯斯坦,中国援建的公路贯通南北,孔子学院里孩子们学说中文,集市上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商品,连老太太都会用汉语说"你好""谢谢"。
![]()
更动人的是民间情谊。2021年疫情期间,吉尔吉斯斯坦向中国捐赠了20吨蜂蜜和30吨水果,总统亲自送行,说:"这些是我们最好的东西,给亲人应该的。"而中国援助的疫苗抵达时,当地民众举着"中吉友谊万岁"的标语夹道欢迎,有人甚至激动得落泪。
在比什凯克的集市上,摊主看到中国人会主动打折,笑着说:"李陵的后代,不赚亲戚的钱。"这种无需言说的亲近,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国与国关系。
三、千年之约: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伙伴
中吉两国的友好,藏在细节里:
![]()
- 吉尔吉斯斯坦的货币上,印着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商队图案,象征着两国自古相连的贸易纽带;
-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该国落地生根,中吉乌铁路开工时,当地民众载歌载舞,说"这是祖先走过的路,现在更宽了";
- 两国合拍的电影《李陵》上映时,吉尔吉斯斯坦影院座无虚席,许多观众看完后说:"原来我们和中国的缘分,早就写在了历史里。"
历史学家说,世界上很少有两个国家,能像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这样,既有千年血脉相连,又有现实紧密合作。这种关系,不是靠条约维系的,而是刻在基因里、融在生活中的。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如今,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学校里,老师会给学生讲李陵的故事,也会讲现代中国的发展;在中国的大学里,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说着流利的中文,和中国同学称兄道弟。两国的年轻人用短视频记录彼此的生活,评论区里满是"亲戚""加油"的温暖留言。
![]()
这个576万人口的小国,用400万后裔的认亲和跨越千年的友好告诉世界:国家之间的情谊,从来不止于利益交换,更在于文化的共鸣、血脉的相连。就像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所说:"我们和中国的关系,是历史给的礼物,更是未来要珍惜的缘分。"
当你踏上吉尔吉斯斯坦的土地,听着当地人用带着口音的中文讲述李陵的故事,看着街头飘扬的中吉两国国旗,会真切感受到:有些情谊,穿越千年风沙,依然鲜活如初。这或许就是历史的浪漫——千年前的一位名将,无意间为两个国家埋下的友谊种子,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