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已成绝地。
乌军残部被压缩在季米特洛夫煤矿的地下坑道中,地面阵地几乎尽失,补给线彻底断绝,连直升机突袭都被俄军无人机全歼于落地瞬间。
11名特种兵无一生还,数个主力旅困守60平方公里包围圈,既无援军,也无撤退命令。
![]()
乌军突袭行动
面对俄军的包围态势,乌军指挥部曾多次组织突袭与突围行动,试图打破封锁或为城内残部输送补给。
11 月 3 日凌晨,乌军派出 2 架米 - 8 直升机,搭载 11 名特种作战人员,计划低空突入红军城东部的季米特洛夫煤矿区域,为坑道内的守军运送药品与通讯设备,但直升机刚进入俄军防空识别区,就被俄军部署的 “铠甲 - S1” 防空系统与 “猎户座” 无人机组成的联合防空网锁定,其中 1 架直升机在距离目标区域约 5 公里处被防空导弹击中,机身起火后坠毁,机上 5 名特种兵全部阵亡。
![]()
另一架直升机紧急拉升试图规避,但被 “猎户座” 无人机发射的空地导弹击中尾部,失去控制后迫降在俄军阵地附近,机上 6 名特种兵刚跳出机舱就被俄军地面部队包围,最终全部被歼灭,此次突袭行动以失败告终。
11 月 5 日,乌军从南部的康斯坦丁诺夫卡方向派出 1 个机械化步兵营,配备 12 辆 T-64 坦克与 20 辆 BMP-2 步兵战车,尝试从俄军包围圈的薄弱环节突破,为红军城守军打开一条补给通道。但这支装甲部队刚出发不久,就被俄军的 “海鹰 - 10” 无人机发现踪迹,俄军随即调动 “冰雹” 火箭炮部队与 “龙卷风” 远程火箭炮部队对其实施覆盖式打击,同时出动 2 个坦克连从侧翼迂回包抄。
![]()
经过近 4 小时的激战,乌军机械化步兵营损失惨重,8 辆 T-64 坦克、15 辆 BMP-2 步兵战车被摧毁,约 120 名士兵阵亡或被俘,剩余兵力被迫撤退,突围行动再次失败。
据俄军后续发布的战报显示,截至 11 月 7 日,红军城内被困的乌军兵力约 8000 人,分属第 57 机械化旅、第 115 国土防御旅等部队,这些部队不仅面临弹药、粮食短缺的问题,还因冬季严寒出现大量士兵冻伤,非战斗减员人数持续增加。
![]()
俄军的作战部
俄军为巩固对红军城的包围圈,投入了多兵种力量构建立体防御与打击体系。
俄军部署了第 1 坦克集团军的部分兵力,配备 T-90M 主战坦克与 “终结者” 坦克支援战车,在红军城周边的制高点与交通要道设置防御阵地,同时组织工兵部队在乌军可能突围的方向布设反坦克地雷与铁丝网,形成多层次的地面封锁线
俄军每天出动 “苏 - 25” 攻击机、“苏 - 35S” 战斗机与 “猎户座”“天竺葵 - 2” 无人机,对红军城内的乌军阵地、坑道入口及可能的补给点实施精准打击,仅 11 月 4 日当天就出动各类战机与无人机共计 32 架次,摧毁乌军火力点 15 个、坑道入口 3 处。
![]()
俄军还运用电子战手段干扰乌军的通讯系统,在红军城周边部署 “克拉苏哈 - 4” 电子战系统,压制乌军的无线电通讯与卫星导航信号,导致乌军城内与城外的通讯时常中断,指挥部无法及时掌握城内实时战况,也难以有效组织协调作战行动。
俄军发言人伊戈尔・科纳申科夫在 11 月 6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俄军已完全控制红军城周边的制空权与制地权,乌军任何突围与补给行动都将遭到毁灭性打击,目前俄军正按照作战计划稳步推进,逐步清剿城内残余乌军。
![]()
乌前防长表态
红军城战局持续恶化的背景下,乌克兰前国防部长安德烈・扎戈罗德纽克于 11 月 7 日接受乌克兰 “自由电视台” 采访时,公开表达了对当前战局的担忧,他表示红军城的战败已成定局,乌军在该地区的坚持已毫无意义,继续投入兵力与资源只会造成更多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消耗乌克兰本就有限的军事力量。
扎戈罗德纽克在采访中提到,从军事战略角度来看,红军城目前已失去战略价值,即便乌军付出巨大代价守住该城,也无法对整体战局产生实质性影响,反而会因兵力被牵制,导致其他关键战线的防御力量薄弱。
![]()
他呼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领导的政府与军方指挥部重新评估战局,及时调整作战策略,将有限的兵力与资源集中到更具战略意义的防御方向,如基辅西部的日托米尔州、哈尔科夫州等地区,以保障乌克兰核心区域的安全,而非在红军城这样的 “绞肉机” 式战场消耗力量。
扎戈罗德纽克的这番表态在乌克兰国内引发广泛讨论,部分议员与军事专家对其观点表示认同,但也有部分官员认为其言论 “打击士气”,不符合当前乌克兰的作战立场。
![]()
结语
红军城战役的发展态势,再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
无论是乌军的困境、俄军的部署,还是各方的表态,都折射出冲突持续对双方带来的损耗 —— 士兵的伤亡、资源的消耗、民生的破坏,每一项代价都沉重地提醒着人们,军事手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分歧,对话与协商才是实现持久和平的唯一途径。
在现代战争中,科技的进步让武器装备的杀伤力不断提升,但也让战争对平民生活、生态环境的破坏愈发严重。
![]()
当前,顿巴斯地区的冬季已至,寒冷的天气不仅加剧了战场上士兵的生存困境,也让当地平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希望冲突双方能以人道主义为出发点,尽快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分歧,让战火早日平息,让民众能够重返家园,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这才是对生命与人性的尊重,也是对地区稳定与发展的负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