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宜宾,金沙江畔,一个因“核”而生的城市地标历经60年征程焕发着勃勃生机。
1965年,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核工业人响应国家号召,扎根西南,在一片荒坡上开启了属于中国自己的“核芯”故事。
这,就是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
硬核保障——
我们以担当点亮了“中国核电之光”
![]()
你知道吗?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是秦山核电站;而秦山的第一批核燃料元件,就诞生在这里——中核建中。
1970年2月8日,周恩来总理指示,“从长远来看,要解决上海和华东用电问题,要搞核电”。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建设工程——“728工程”开启了我国核能发展的序幕。中核建中勇担国任,为确保国家核电事业的平稳起步,在国内没有成熟技术和相关经验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建成了国内首条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1990年2月,在这条生产线制造的第一批核电燃料元件顺利运抵秦山核电站。1991年12月15日,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中核建中用责任担当点亮了“国之光荣”。此后,作为我国核能“走出去”的重要成果,中核建中在同一生产线上制造的核燃料元件成功出口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点亮了“南南合作典范、中巴友谊丰碑”。
![]()
伴随着国内市场用电需求的日益增长,中核建中乘势而上,引进法国技术,建成了国内首条大型商用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1995年1月,在这条生产线制造的首批国产化大型商用核电燃料元件顺利通过出厂验收,从此,大型商用核电燃料元件镌刻上“中国”的字样。
进入新时期,核工业作为国家安全基石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更加突显,核能成为保障能源供应的重要选择,全面建设核工业强国进入关键历史性阶段,我国核工业迎来我国“两弹一艇”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期。在此背景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核电品牌“华龙一号”走向世界,成为“国家名片”。在此期间,中核建中“十年磨一剑”,开发掌握了“华龙一号”“龙芯CF”系列核燃料元件制造技术,实现了核电最强“中国芯”的CF3批量化生产和海外出口,再一次用忠“芯”打造“国之重器”,赋能“国家名片”。
如今,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年度产量达到千吨,掌握了多种类型的压水堆核电燃料元件制造技术,锻造了全堆芯供货能力,集成了核级管材、带材等关键原材料产业布局,具备了公、铁、海运输交付能力,累计生产交付核燃料组件近30000组,成为亚洲最大的压水堆核电燃料元件制造基地。公司正在围绕国家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的长远需要,加速构建“一厂三区”新发展格局,为国家未来核能发展继续提供坚实核燃料保障。
![]()
创新在线——
我们用作为点燃了“智造”之矩
![]()
你以为核燃料制造很传统?不,这里的数字化程度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在这里,创新活力在接力实干中持续迸发。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撑全面有力,先进核燃料元件制造技术科研创新持续迭代升级,关键重要装备和材料自主研发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近200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超100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中核集团标准,200余项有效专利是中核建中坚持以实干推动创新发展取得的累累果实。
![]()
在这里,数智转型在主动作为中不断跃升。建设集成ERP、MES、LIMS、PLM、WMS等系统的数字化平台,打造贯通供应、生产、质量、工艺、设备、能源、安全环保各领域的智能化生产线,打造“一厂三区”管控数智化的工厂是中核建中迈向“十五五”新征程的共同目标,两化融合等级和智能制造水平正不断向上进阶。
![]()
在这里,安全质量在严细坚守中夯基固本。“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我们的产品、顾客的安全”是中核建中人坚守的安全质量理念。在行业内率先取得并保持连续有效运行的安全、环境、质量、合规等相关管理体系以及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始终保持100%是中核建中人对“严细融入一切”的有力践行。
![]()
精神不熄——
从老师傅到Z世代,我们接力传承
![]()
1965年的那个秋天,第一批建设者怀揣强核报国理想,在金沙江畔的荒山坡上安营扎寨,搭起了简易工棚。他们一手榔头一手錾子,挖出一个710米长的前进隧道,一个210米长的胜利隧道。这两条沿用至今的隧道,不仅见证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更铭刻了建设者“党旗所指、奋斗所向”的坚定信念。
![]()
如今,当你走进中核建中,会看到这样的画面:老师傅手把手教Z世代调试设备,年轻工程师在实验室里专注操作新系统。技艺在传递,精神在延续。新员工走进展厅,触摸历史;老同志回厂参观,回忆峥嵘……“核工业精神”在这里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始终保有可感可触的温度。
热爱就是建中人心中的最强的核燃料。连续五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个在这里奋斗过的你。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建中星系”的发光体,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赤子初心——
我们厚植家国情怀,勇担企业使命
![]()
精神的传承,更在于初心的坚守。
建中人独有的赤子情怀,曾点亮过“国之光荣”。“728”工程核电燃料元件生产大会战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一场轰轰烈烈的“三保两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在全厂展开,全体员工怀着为国争光的豪情,在团结拼搏中建成我国首条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在“大线”建设的关键时期,按照公司“狠抓三条线,确保过三关”的号召,全厂员工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发出“背水一战,志在必得”的铿锵誓言,老同志们倾囊相授,年轻员工奋勇争先,一路闯关,一路凯歌,顺利闯过“三关”,让外国专家由衷赞叹:“中国工人有能力承担和掌握核领域的高技术。”
![]()
![]()
建中人独有的赤子情怀,也战胜过“世纪疫情”。在新冠疫情期间,中核建中不仅率先平稳实现复工复产,面对与厂区近在咫尺的严峻疫情形势,中核建中还连续三次开启“闭环”管控,近千人主动驻厂坚守,全力保障科研生产和项目建设。面对世纪疫情考验,中核建中各条生产线保持安全、连续运转和高效、高质产出,数十次单程数千公里的国内外核燃料运输交付均按时完成,有力确保了国内外所有核电站用户的核燃料元件稳产保供。
![]()
建中人独有的赤子情怀,更融入进“企业品格”。作为国资央企,中核建中坚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持续的志愿服务和对口帮扶,支持社会经济发展。自九十年代开展定点帮扶以来,中核建中三十年如一日,参与见证了重庆石柱,四川雅江、高县、屏山、叙州等多个县区乡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持续助力帮扶地区发展,厚植爱国爱党爱企业的家国情怀。
奋勇启程——
我们温暖奔赴下一程山海!
![]()
60年征程中,中核建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企业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员工。
![]()
从建厂初期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到如今的“安居乐业,万象更新”,中核建中始终将民生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持续改善员工工作和生活环境。漫步在园林式的厂区,但见绿树成荫,花香四溢;走进生活区,一幅“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诗意画卷徐徐展开。
![]()
人才强企的战略构想下,“选育用管”全链条机制逐步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真正做到了“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让每位员工都能在这片沃土上尽显其能。一批批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先进典型在这片沃土中接连涌现。
始终保持着温暖底色的中核建中,此刻正阔步新征程。六十年,是一个节点,更是新的起点。新征程,我们再出发!
中核建中生日福利到!即日起至11月11日12:00,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生日祝福,评论区点赞前十和获一众小编好评的十条留言,将各获赠文创一套,共计20份好礼!
中核集团在第十一届中国企业新媒体年会作主旨演讲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各单位投稿请通过 中核集团融媒体中心 投稿系统
![]()
来源|中核建中
责编 | 王宇翔
主编 | 刘洋
审校 | 李春平
![]()
喜欢就“ ”和“在看”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