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微商被职业打假人连续两次购买商品后,以产品成分宣传与实际不符为由索要赔偿,该如何依法合规应对?
也迪律师解答
第一全面固定证据链,包括第一时间留存两次交易的完整凭证,包括微信支付记录、聊天记录、产品宣传素材;同时保留商品实物及包装、产品质量检验报告(若有)、上游供货商的资质文件及进货单据。此外,对打假人提出的索赔金额、赔偿期限,以及是否以“向监管部门举报”“在社交平台曝光”等为要挟的言论,通过录音、截图或书面记录等形式固定,确保证据完整可追溯。
其次根据最高法相关司法解释,职业打假人以盈利为目的多次购买商品并索赔,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的消费者范畴,可据此明确抗辩,拒绝其提出的惩罚性赔偿要求。
最要要谨记坚决拒私了防敲诈,对打假人提出的“封口费”“私下和解费”等超出法定赔偿标准的要求,需坚决拒绝,防止因“私了”行为被认定为对违法事实的自认,反而增加后续风险。若打假人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导致店铺关停”“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曝光影响生意”为要挟,索取远超法定标准的费用,其行为已涉嫌违反《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敲诈勒索罪,需立即整理已固定的证据,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依法调查处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