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热爱中国茶,倾心传世品。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本文包含:原诗/写作背景/ 注释及大意
全诗
《杜沂游武昌,以酴醿花、菩萨泉见饷,二首》
苏轼(宋)
其一
酴醿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青蛟走玉骨,羽盖蒙珠幰。
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
凄凉吴宫阙,红粉埋故苑。
至今微月夜,笙箫来绝巘。
余妍入此花,千载尚清婉。
怪君呼不归,定为花所挽。
昨宵雷雨恶,花尽君应返。
![]()
苏轼(1037-1101)
其二
君言西山顶,自古流白泉。
上为千牛乳,下有万石铅。
不愧惠山味,但无陆子贤。
愿君扬其名,庶托文字传。
寒泉比吉士,清浊在其源。
不食我心恻,于泉非所患。
嗟我本何有,虚名空自缠。
不见子柳子,余愚污溪山。
![]()
凤栖梧(2015年贡眉 菜茶老树)
写作背景
本诗作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四月,黄州,苏轼被贬放至黄州的第一年,时44岁。
诗题中的“杜沂”(?-1094年),字道源,世居蜀中。杜家与苏家是世交,当年苏轼、苏辙进京赶考,杜沂的父亲杜君懿曾赠送两支名贵的宣州诸葛笔,两兄弟"试笔不败",一举进士及第。苏轼现存的书法作品《宝月帖》(1065年)、《啜茶贴》(1080年)等均与杜君懿、杜道源父子有关。
![]()
宝月帖 苏轼
![]()
啜茶贴 苏轼
诗题中的“武昌”,为北宋荆湖北路武昌县(今鄂州)。“酴醾花”,又名荼蘼花、佛见笑,属蔷薇科灌木。该花被视为春季最后盛放的花卉,故有“开到荼蘼花事了”之说。“菩萨泉”,位于武昌西山的古灵泉寺,寺中有泉出崖穴间,因迎文殊菩萨像供奉于此,盛传泉中有灵光呈现,故名菩萨泉。泉水清冽呈乳白色。
“乌台诗案”中险些丧命的苏轼被贬放黄州,名义上为团练副使,实为戴罪之身,不得签书公事,更不得随意跨辖区出行。苏轼1080年二月到达黄州后,暂寓定慧院。四月,他在黄州迎来了第一个探访的朋友-约2000里之外的蜀地世友杜道源,他不顾有被牵连致祸的恶果,还带来了途中经过武昌西山时采集的两样特产-酴醾鲜花和菩萨泉水,这让苏东坡感动不已,“谪寄穷陋,首见故人,释然无复有流落之叹。”苏轼遂作本诗以致谢。
![]()
凤栖梧 茶汤实拍
其后,苏轼在武昌县令江綖、杜道源、杜孟坚(杜道源之子,时任法曹)等人陪同下,亲临西山,其景色秀美绮丽令他大为赞叹!西山也成为苏轼后半生反复吟诵和借喻的主角。
注释及大意(其二)
(待续)
我是青牛君,倾心打造传世茶品。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预祝各位读者冬日平安,生活精彩,有梦成真!
参考:
1.《施注苏诗》施之元(宋),浙江大学出版社
2.《苏轼年谱》孔凡礼,中华书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