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有多位主子都做过管家,参与或负责整个贾府或大观园的管理工作。但在没有获得这个展示管理才能的宝贵机会的主子当中,也有几位的管理水平历来受到众多讨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未能参与管家的人当中热度最高的一位——林黛玉。
俗话说,“没上的都是最强的”。大家普遍认为黛玉的管家能力非常强,至少是与王熙凤和探春比肩的水准,也有部分人认为她的水平是整个贾府的天花板,可以和贾母看齐的。
不过,我的想法与大部分人有所不同。
在我心目中,黛玉的管理能力的确不错,但我并不认为黛玉的管家水平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地步。
大家讨论黛玉管家水平时,通常会举几个论据,包括“黛玉能够在不经手贾府经济的情况下,看出府内出得多入得少,若不俭省,必致后手不接”、“黛玉知道‘虎狼屯于阶壁尚谈因果’”、“黛玉的潇湘馆内从来没有出过赌博吃酒或者私相授受等问题,而且和亲近的丫鬟们关系都处得非常好”,等等。
然而,面对贾府的庞杂管理任务,这些论据又能有多大的效力呢?
![]()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论据。黛玉能够提出“如不俭省,必致后手不接”,的确证明她的危机意识和大局观是远高于同期还处在富贵温柔乡内的宝玉的。
但是,黛玉提出这个观点的时间是在书中的第62回。彼时,大观园已经在第56回完成了包产到户,婆子们已经在第59回为了一点柳条花枝大打出手,甚至第60回已经出现了玫瑰露偷盗事件。而这些事,黛玉完全知情。
贾府的账目等信息,黛玉虽然没有渠道获取明细一类的细节,但大体的收入、支出的量级应该还算是公开信息。贾珍就曾经信心满满地说,荣府这边的账他虽然不知道细节,但心里是有个算盘的,更不必提黛玉人就在大观园,且当时有可能已经从凤姐或者宝钗处获得过一些确切的内部消息。http://blog.iqiyi.com/app/843712518.html
http://blog.iqiyi.com/app/388569722.html
http://blog.iqiyi.com/app/168571158.html
http://blog.iqiyi.com/app/822149080.html
http://blog.iqiyi.com/app/240635295.html
http://blog.iqiyi.com/app/180727802.html
http://blog.iqiyi.com/app/287055028.html
http://blog.iqiyi.com/app/775911681.html
http://blog.iqiyi.com/app/900926523.html
http://blog.iqiyi.com/app/579782755.html
http://blog.iqiyi.com/app/173320682.html
http://blog.iqiyi.com/app/798690452.html
http://blog.iqiyi.com/app/934879438.html
http://blog.iqiyi.com/app/709143141.html
可以说,这个时候,除了装睡的宝玉以外,应该全府的稍有点头脑、稍有点见识的人,都已经对贾府的这种山雨欲来的经济危机有了或清晰或模糊的认知。
所以,黛玉在这个时候能够发现贾府有“后手不接”的风险,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不要说黛玉一贯是聪慧过人,见微知著,即便她是一个没什么能力的普通人,也应该已经嗅到了一些危险的气息。
这种见微知著,不过是正常人的推理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连幼年的惜春都能从智能的师傅和俞信家的“咕唧了半日”猜出他们是在讨论家庙的月例银子一事,黛玉天资可能更加聪慧,能够推知贾府的经济问题,实在并不奇怪。
因此,黛玉的见微知著,最多说明她是个能力与眼光合格或者还不错的小姐,却并不能证明她是什么管理方面的奇才。
![]()
那么,黛玉所说的“虎狼屯于阶壁,尚谈因果”,是否能够证明她具有超强的危机意识和管理水平呢?
我认为答案也是否定的。
黛玉说出这一句词的时候,场景是迎春的乳母偷了迎春的首饰去赌博,但迎春不愿意加以约束。
迎春说完自己的观点以后,原文中大家的反应是“众人听了,都好笑起来”。这时黛玉说的这句话,其实是代表了大家的心声,而不是她自己发明了什么独创的、超前的观点。
在场的人当中,不认同黛玉这个观点的,应该只有迎春一个人,其他的宝钗、探春、宝玉,甚至是迎春自己的丫头司棋和绣橘,都是认同并能践行这个观点的。
其中,探春就不提,她做事是出了名的有底线有原则,甚至在抄检大观园时直接和王善保家的“贴脸开大”;宝玉虽然不济,没有什么原则性,但做起主子来也是一套一套,李奶奶侵犯他威严的时候,他也使着性子要把她赶走;宝钗尽管日常看着心地宽大,可面对真的存有恶意的夏金桂时,也在不便主动出击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基本盘守得密不透风,使金桂无隙可乘;司棋等人就更不必说,就在本回书内,她们就不顾自己丫鬟的身份和迎春的奶嫂王住儿媳妇吵嚷起来,而且就在不久以前,司棋就因为柳家的总是在给她配餐时偷工减料、推三阻四,而带领一众小丫头去大闹了小厨房,为的就是亮明底线,避免出现类似“虎狼屯于阶壁”的事情。
可见,黛玉的这个观点,也仅仅是代表她的水平达到了大观园的“及格线”,并不能说明她真的具有超一流的管理水平,或者具有什么旁人难以企及的智慧。
![]()
另一个大家常常提及的非常重要的论据,就是潇湘馆内奇迹般融洽的氛围和团结的人心。
黛玉作为外来的孤女,刚来贾府时仅带着王嬷嬷和雪雁两个下人,她以这个阵容能够在迅速地落脚,并且把紫鹃收服得如同自己的亲姐妹一样好,还让潇湘馆几个下等的嬷嬷也非常忠心(她们在薛姨妈提起宝黛姻缘时,异口同声地劝薛姨妈去找贾母促成此事),这确实是殊为难得的。
毕竟,潇湘馆岁月静好的同时,宝玉房中的丫鬟们一人一个心思,牙尖嘴利互相排挤;宝钗房中别的丫头形象不鲜明,但她的贴身丫头莺儿确实心思稍显单纯,行为也稍显鲁莽,而且她院内的婆子也赌博;迎春房中情况最坏,乳母偷主子首饰开赌坐庄,闹得家里鸡飞狗跳;惜春的团队管理显然也不到位,出了入画私相传递的事情;李纨的屋里倒是没有闹出事端,但她的团队管理明显是只堵不疏,气氛沉闷压抑,连宝琴去借住时都被“宾住了”。
所以若论小团队的管理水平,可能也就只有探春能与黛玉一较高下了,她的屋内也没有出什么事情,而且抄检大观园时探春与丫鬟打团战的水准也很高,证明默契感、凝聚力都不错。但如要细论,恐怕还是黛玉的团队更胜一筹,因为紫鹃对黛玉的感情已经完全超越了丫鬟对小姐的感情,而是全心全意地为黛玉考虑,俨然半个闺蜜了。
但是我们如果再细看就会发现,黛玉对房内下人的管理方法其实也称不上复杂。她的“手段”主要有两条,第一(也是最主要的一条)是高超的人格魅力与真挚的情感,第二可能就是给奖金。
黛玉的人格魅力是毋庸置疑的。她虽然有时候小性子、爱贫嘴,但她为人坦诚,没有什么明显的等级观念,而且不是那种碎嘴、事多的人。初看黛玉时未免显得有点锋芒毕露,或者孤高自许、目无下尘,但只要长时间相处,就会发现和她相处是非常舒坦的。
所以,黛玉房内的企业文化也是比较耿直的,大家相处时基本上就是有事说事,没有什么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
例如薛姨妈提到宝黛姻缘时,地下的婆子第一反应就是“姨太太既有这意思,为什么不和老太太说去”;紫鹃从宝玉处侍疾回来,念及黛玉的婚姻,也是明确和黛玉提出自己的建议:“做定了大事要紧”。
此外,黛玉房中的奖金也很可能是她的下人关系和睦、不鸡飞狗跳的一个原因。佳蕙曾经赶上过黛玉房内发钱,还顺势收到一笔意外之财;而宝钗派去潇湘馆送燕窝的婆子仅仅跑个腿,黛玉就一下子打赏了五百钱,相当于一个小丫头一个月的月钱了,可见黛玉出手大方。
但是反过来想,这些管理手段,是否适用于贾府的管理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潇湘馆内,可以凭借这种人和人之间的情分,与可能的真金白银的利益来实现人心的凝聚,主要是因为潇湘馆的人数较少,关系较为单纯。
但对于贾府这个上上下下上千人的大公司,仅靠情分和坦率的为人,再加上一些“小惠”,是不可能实现有效管理的,因为管理大公司和领导小团体的底层逻辑根本就是不一样的。
对于大型企业,不依靠贾母查赌那样明确的法度,或者凤姐协理宁府那样严苛的震慑和约束,是不可能使得底层民众心服口服的——这恐怕也是我国几千年都施行外儒内法的政策,而绝少依靠道家、佛家等更为宽松随性的政策的原因。
实际上,宝钗在56回的“小惠全大体”在某种层面上,就是一个绝佳的反面案例。当时,宝钗依靠每年若干吊钱的企业分红,和一大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陈述,收获了全场婆子欢声雷动的效果。
![]()
当时宝钗的诉求很简单,就是希望婆子们能够不要赌博,好好当差,做好本职工作。但是只看贾母查赌就知道,宝钗尽管仔细筹划,又以情理利益引导,但大观园聚赌之风是丝毫未减。
所以,如果指望黛玉纯靠她管理潇湘馆的那两把刷子处理整个贾府的事宜,未免有些小瞧了贾府那些豪奴们了。
那么,黛玉是否有另一套曹公未曾明写的技能,用于可能的贾府管家事宜的处理呢?
我认为可能有,但可能性不高。
从府内其他管理者的案例来看,合格的家族管理者,每一天都要与成百上千的人打交道,并且可能需要有技巧地维系每一个人的关系,使得他们按照符合自己意图的方式来行事。
而这个任务对于黛玉来说,是很难的。
从黛玉本身而言,她不光因为身体原因很可能没有精力去处理,而且从性格来说,她其实一直是懒于处理大量这种“质量一般”的关系的。
前期的黛玉固然是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她认为和这些俗人周旋根本没有必要,所以遇上像周瑞家的、李嬷嬷这样的人,她懒得动用自己的情商,想怼就怼。
即便到后期,黛玉已经开始意识到处理好各种关系也挺重要的,但她的处理方式仍然偏被动,例如对前来看望她的赵姨娘讲几句场面话、给宝钗派来的婆子打个赏。她虽然知道人际关系还挺要紧的,但仍然懒得主动去经营什么,甚至自己生病时因为心情不好,姐妹们来看她时她也懒得戴假面具招待,如果来看望的人说得她心烦了,她也不会藏着掖着。
![]()
所以,黛玉的人际关系一直是非常亲疏鲜明的。如果是她看不入眼的人,就不与他们主动交往,但如果她认为值得交往的少数人,她就会用真诚的态度与他们相处。
那种事务上的“塑料”表面关系,黛玉懒得处理。如果她接管贾府,这种性格可能确实很难帮助她游刃有余地掌管家中成千的仆人,除非她为了管控家人而故意压抑自己的天性去做自己不爱做的事。不过,连面对最在乎的宝玉,黛玉都不愿刻意结交他身边的人,而只是顺其自然保持友好关系,她愿意为了这些俗务去刻意压抑自己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因此,我还是倾向于认为,黛玉虽然具有不错的战略眼光和出色的小团队管理能力,但仍然不会是贾府的一个合适的管理者。如果要估测的话,我认为她的管理水平应该在“黄金”到“钻石”之间。
其实,私心来说,我也并不希望黛玉成为这样一个合适的管理者。毕竟,黛玉的人设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绛珠仙子,她的生活应该是诗意美好的,她更应该去追求灵魂的净化和升华。如果让她屈身俯就,天天像凤姐或李纨等人一样,坐在议事厅里和仆妇们争论“哪件开销是不是算错了”、“谁家亲戚死了究竟应该赏多少银子”,实在是有点委屈黛玉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