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很多人骂人都会说别人断子绝孙,被骂的人也大多忌惮这句话。但是为什么如今包括我和我很多朋友在内的人都对此不以为然?不生小孩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句话为什么会对古人产生这么大的伤害?想必古人不会因为被骂就真的认为自己会“无后”吧?
不同时代的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人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性。就像古代人对自然天气打雷闪电也觉得十分恐慌害怕一样。因为那时的社会缺乏这方面的常识认知模块。
古代女子生孩子风险很大,产褥热爆发时期死过很多生育的女子。医学卫生条件非常落后。正常生育风险都令人谈之色变。普遍存在生育恐慌心有余悸的大环境里。再加上人言可畏,基本上一说一个准。
现在为何不怕断子绝孙,一个是社会发展水平远高于过去医学发达。不管什么样的情况,高龄也好,不孕不育也罢,只要本人有生孩子的意愿,钱到位基本上都可以解决。现代人生孩子全凭个人意愿。有问题的钱到位费劲些多花些时间也可解决。
另外一个是社会文化氛围。过去的文化桎梏之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话完出自《孟子·离娄上》在特定时代背景约定成俗的文化桎梏老百姓无人不深谙于心。离经叛道的群体很少。被社会当成格格不入的怪物,承受另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氛围带来的不被允许的伤害。所以人人对断子绝孙视为最致命的诅咒。
而现在的社会文化氛围,生育是个人选择。不婚不育也没有人会觉得很奇怪。有的婚后选择丁克也不奇怪。社会发展文化氛围允许这种情况存在。
另外一个就是过去社会生存环境和现在也不一样。过去都是农业时期主导。自然环境恶劣。农业时期需要能下地干活的壮劳力。而繁衍后代成了最核心的手段。所以过去谁家孩子多,尤其是儿子多就是赢家。壮劳力多,创收就多,家族就兴旺发达富裕。
现在不是农业时代了。进入了AI时代。人的选择变多。优生优育才是上策。
最后一点就是人人关心的养老系统正常运营需求也不同。过去社会只能靠子孙养老。一代又一代。断子绝孙意味着年老的自己老无所依。
而现在过靠子孙养老的依赖性在下降。社会给予老年人的养老支持环境也比过去要多。还是选择变多了。就算万一无后,顶多就是有一种遗憾心里。但是也不会特别影响老年生活生存。
现在养育一个孩子耗费的时间精力金钱成本比过去高很多。都说孩子是吞金兽。而且烧掉巨资养出来的孩子长大后未必就是自己年迈的倚仗。现在生养孩子成了一个人人生经历的一种选择,和养老关系如何全凭孩子。不像过去生养孩子的核心目的之一就为了自己老有倚仗。
为何现在的人不怕断子绝孙。因为过去断子绝孙对人的致命影响已经不复存在了。所以现在的人没有这种忌惮的必要了。时代不一样。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样。人的心里认知也会发生变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