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长生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所研究员
据俄媒报道,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在防控“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在其境内活动上存有安全漏洞,对中俄的安全承诺掺杂水分,没有完全说实话。俄罗斯《独立报》手中握有塔利班情报机关的两份机密情报,基于此与喀布尔当前的安全动态,当前中国、俄罗斯驻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外交机构,正面临“伊斯兰国”阿富汗分支--“呼罗珊省”(IS-K,俄境内已列为恐怖组织)的明确恐袭威胁。这一风险不仅源于极端组织的直接策划,更与塔利班反恐能力缺失、内部管控漏洞及地区安全博弈的外溢效应深度绑定,为中俄外交机构安全防护带来严峻挑战。
![]()
俄罗斯驻喀布尔大使馆
一、威胁源头:IS-K的“伪装渗透”与明确目标
塔利班情报总局2025年10月14日拟定的两份机密文件,清晰勾勒出IS-K针对中俄使馆的威胁路径。
1.团伙渗透与行动策划。一份由塔利班情报总局副局长(负责行动事务)起草的文件显示,已发现以扎基尔·希德拉特为首的7人IS-K团伙,经帕克蒂亚省阿里奥布地区“法尔齐·克尔希”路线潜入阿富汗。该团伙在塔利班检查站伪装成“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TTP,俄境内已列为恐怖组织)成员,以高价采购军事装备和武器,目标直指“帕克蒂亚省政府机构及其他部分机构”,结合另一份文件内容可确认,“其他机构”即包括中俄驻喀布尔使馆及伊朗使馆。
![]()
《独立报》获取的阿富汗情报总局文件1
2.塔利班文件佐证威胁真实性。另一份由塔利班情报总局069部门(特殊监视与侦察)负责人法特胡拉·马达尼签署的文件,明确要求“加强中国、俄罗斯及伊朗大使馆安全防护”,称已根据情报总局特别指令调整安保措施,增派“圣战者警卫人员”防范“敌方恶意袭击”。这一指令直接驳斥了塔利班高层“阿富汗境内IS-K已被消灭”的公开说辞,证实恐袭威胁已达到需系统性升级防护的程度。
![]()
《独立报》获取的阿富汗情报总局文件2。
二、风险加剧:塔利班的“管控漏洞”与“说辞矛盾”
IS-K能顺利推进恐袭计划,核心在于塔利班在反恐管控、对外承诺与实际执行间的严重脱节,形成安全“真空地带”。
1. 身份伪装漏洞:IS-K借TTP旗号自由活动。 塔利班情报文件揭露,IS-K成员伪装成TTP武装分子后,可在阿富汗境内自由通行、采购武器——即便10天前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爆发边境冲突时,塔利班曾公开承诺“不支持TTP”,但基层检查站对伪装身份的核查形同虚设,甚至存在IS-K从塔利班手中直接获取武器、弹药及爆炸物的情况。这种“以恐制恐”的漏洞,让极端组织得以构建“活动-采购-袭击”的完整链条。
2.反恐能力缺失:从“宣称胜利”到“被动防御”。塔利班高层多次宣称“已彻底消灭IS-K”,但机密文件显示,IS-K在楠格哈尔、帕克蒂亚等省份活动频繁,且与塔利班高层存在利益勾连(如通过贿赂检查站人员运输物资)。更关键的是,塔利班情报系统存在明显低效:7人IS-K团伙入境后,需情报总局直接指令“091反恐部门、092行动协调部门”紧急核查身份、消除威胁,侧面反映基层安保的响应滞后与管控失效。
三、俄媒怎么说?
俄罗斯《独立报》认为,从阿富汗情报总局的文件中可清楚看到,冒充巴基斯坦塔利班成员不仅让“伊斯兰国”恐怖分子得以在阿富汗境内自由活动,还能购置武器、弹药及爆炸物。此类情况在阿富汗塔利班情报部门看来显然已十分常见,并非个例。从塔利班情报总局的机密材料不难看出,阿富汗塔利班所谓“打击‘伊斯兰国’取得全面胜利”的说法,往轻了说,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喀布尔当局还向该地区各国隐瞒了一个事实: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ТТП)的名号正被用作“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在阿富汗开展活动的掩护。最后,塔利班控制下的喀布尔在否认与巴基斯坦塔利班存在关联这一点上,同样说了谎。
同时,俄罗斯《独立报》援引阿富汗分析人士的话指出,阿富汗的恐怖主义问题如同一个“生态系统”:一旦卷入其中,从一个恐怖组织转向另一个恐怖组织(例如从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转向“伊斯兰国-呼罗珊省”)并非难事,因为这些组织的意识形态环境与世界观极为相似。塔利班情报总局的文件恰好清晰地印证了这一点。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要防范俄罗斯、中国、伊朗驻阿富汗首都使馆遭遇恐怖袭击并产生严重后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