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中山桥与黄河母亲雕塑,感受 “黄河风情”中山桥的 “初见兴奋”黄河母亲雕塑的 “小亲近”黄河旁的 “美食小尝”第二天:甘肃省博物馆,探秘 “文物魅力”博物馆入口的 “初见好奇”博物馆里的 “小探索”博物馆旁的 “美食小尝”第三天:白塔山公园与正宁路小吃街,玩转 “山水与美食”白塔山公园的 “初见惊喜”正宁路小吃街的 “小热闹”返程前的 “小礼物”带朵朵游兰州的 “实用小攻略”
出发前收拾行李时,五岁的朵朵举着中山桥的照片问:“妈妈,兰州的桥是不是在黄河上面呀?像彩虹一样跨在河上?博物馆里是不是有好多古代的宝贝,像动画片里的宝藏一样?” 我笑着把印着黄河母亲图案的防晒帽、迷你放大镜(看文物用)和装零食的小布包塞进背包:“到了兰州,咱们能在黄河上的铁桥散步,还能看博物馆里的‘马踏飞燕’,说不定还能吃到甜甜的牛奶鸡蛋醪糟呢!” 这场兰州之旅,就从这满是好奇的提问里启程。三天里,我们没赶密集的行程,却在中山桥的栏杆旁、博物馆的展柜前、白塔山的石阶上,攒下了一箩筐沾着 “黄河风” 与 “文物趣” 的兰州记忆。
从武威自驾到兰州,车程约三个小时。刚到中山桥附近,朵朵就看到横跨黄河的铁桥,拉着我的手跑向河边:“妈妈!是黄河上的桥!好长!它是不是用好多铁做的?” 走上中山桥,脚下的铁板带着复古的纹路,她蹲下来摸了摸:“妈妈,这个桥有点晃!是不是黄河水在推它呀?” 讲解员阿姨笑着说:“这是兰州的‘黄河第一桥’,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以前是用木头做的,后来改成了铁桥,能承受好多人的重量呢!”
站在桥中间,黄河水在脚下奔流,朵朵指着浑浊的河水喊:“妈妈,黄河水真的是黄色的!像一条大黄龙!” 桥栏杆上有好多游客挂的同心锁,她指着一把粉色的锁问:“妈妈,这些锁是用来许愿的吗?咱们也挂一把好不好?” 我笑着说:“这些锁代表着大家对兰州的喜欢,咱们把喜欢记在心里就好啦!” 傍晚时分,桥上的灯光亮了起来,暖黄色的光映在黄河水面上,朵朵举起手机拍照:“妈妈,晚上的桥更漂亮了!像一条发光的项链!”
下午我们去了黄河母亲雕塑,刚看到雕塑时,朵朵就被温柔的母亲形象吸引:“妈妈,这个阿姨抱着小宝宝,是不是黄河妈妈在保护我们呀?” 雕塑底座上刻着 “黄河母亲” 四个大字,她凑过去摸了摸:“妈妈,这个石头好光滑!是不是好多人都摸过它?” 讲解员给我们讲雕塑的故事,说它象征着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朵朵点点头:“原来黄河是我们的‘妈妈’,我们要好好爱护它!”
在雕塑附近的黄河边,有小朋友在玩水枪,朵朵也忍不住加入。她拿着小水枪,往黄河里轻轻喷水:“妈妈,我在和黄河水做游戏!” 玩累了,我们坐在河边的长椅上,她指着远处的羊皮筏子问:“妈妈,那些圆圆的东西是不是在黄河上漂?是不是用羊皮做的?” 我点点头,她立刻说:“太神奇了!羊皮也能做船!明天咱们能不能坐呀?”
晚饭在中山桥附近的兰州菜馆吃,刚坐下,朵朵就被菜单上的 “兰州牛肉面” 吸引:“妈妈,这个面条是不是拉得好长?是不是要放好多辣椒?” 服务员端来一碗牛肉面,汤清面韧,上面撒着蒜苗和牛肉片,她先喝了一口汤:“好鲜!面条好有嚼劲!比家里的面条好吃!” 随后上来的 “牛奶鸡蛋醪糟”,她看着飘着葡萄干和花生的醪糟问:“妈妈,这个是不是甜的?里面有鸡蛋吗?” 尝了一口,她眯着眼睛说:“暖暖的!甜甜的!还有牛奶的香味,太好喝了!”
饭后我们在附近的小吃街逛,看到卖 “灰豆子” 的小摊,热气腾腾的灰豆子散发着豆子的香味,朵朵凑过去看:“奶奶,这个是不是用豆子做的粥呀?是不是甜甜的?” 摊主给她盛了一小碗,她尝了一口:“面面的!甜甜的!像吃豆子布丁!”
![]()
早上从酒店出发去甘肃省博物馆,车程约半小时。刚到博物馆门口,朵朵就被高大的建筑吸引:“妈妈,这个博物馆好大!里面是不是有好多古代的宝贝?” 走进博物馆,大厅里的恐龙骨架模型让她瞬间兴奋:“妈妈!是恐龙!好高!它是不是以前在兰州生活过?” 讲解员叔叔笑着说:“这是马门溪龙的骨架,以前甘肃地区有好多恐龙,这些骨架是科学家挖出来的,能让我们知道恐龙的样子!”
在 “甘肃历史文化展厅”,我们看到了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面有好多奇怪的花纹,朵朵指着一个彩陶罐问:“妈妈,这个罐子上的花纹像小鱼!是不是古代的人喜欢鱼呀?” 讲解员说这些花纹代表着古代人的生活,有的像太阳,有的像河流,朵朵点点头:“原来古代的人也会画画,太厉害了!”
最让朵朵期待的是 “马踏飞燕” 展品,刚走到展柜前,她就凑过去:“妈妈!是会飞的马!和武威看到的铜奔马一样!它的脚下面真的踩着一只小鸟!” 展柜里的 “马踏飞燕” 小巧精致,铜色的表面带着岁月的痕迹,她用迷你放大镜仔细看:“妈妈,我看到马的鬃毛了!古代的工匠好厉害,能做这么小的马!” 讲解员给我们讲 “马踏飞燕” 的故事,说它是东汉时期的青铜器,现在是中国旅游标志,朵朵骄傲地说:“原来我们甘肃有这么厉害的宝贝!”
下午我们去了 “丝绸之路展厅”,看到古代的丝绸、瓷器和乐器,朵朵拿起一个仿制的琵琶模型:“妈妈,这个乐器是不是古代人用来唱歌的?它的声音好不好听?” 讲解员叔叔轻轻拨了一下琴弦,清脆的声音响起,她立刻说:“太好听了!古代的人真幸福,能听到这么美的声音!” 离开前,她在博物馆文创店挑了一个 “马踏飞燕” 迷你摆件,抱在怀里说:“我要把它放在书桌上,每天都能看到会飞的马!”
晚饭在博物馆附近的餐馆吃,刚坐下,朵朵就被菜单上的 “酿皮子” 吸引:“妈妈,这个是不是像凉皮一样?是不是要放好多调料?” 服务员端来一碗酿皮子,上面浇着辣椒油和芝麻酱,她拌了拌:“滑滑的!香香的!比家里的凉皮有嚼劲!” 随后上来的 “甜醅子”,她看着颗粒状的醅子问:“妈妈,这个是不是用麦子做的?是不是甜甜的?” 尝了一口,她笑着说:“有点像米酒!甜甜的,还有麦子的香味!”
饭后我们在附近的小店逛,看到卖 “兰州百合干” 的小摊,白色的百合干装在透明袋子里,朵朵凑过去看:“妈妈,这个是不是兰州的百合晒的?泡在水里是不是能变大?” 摊主给她泡了一片,她看着百合干慢慢舒展:“太神奇了!我要带一袋回家,让妈妈给我做百合粥!”
![]()
早上从酒店出发去白塔山公园,车程约半小时。刚到公园门口,就看到满山的绿树,朵朵拉着我的手往山上跑:“妈妈,山上有好多树!是不是有小松鼠在里面玩?” 沿着石阶往山上走,路边的凉亭古色古香,她指着一个红色的凉亭问:“妈妈,这个亭子是不是用来休息的?咱们上去坐一会儿好不好?”
到了山顶的白塔寺,一座白色的佛塔映入眼帘,朵朵仰着头看:“妈妈,这个塔好白!是不是用雪做的?” 讲解员阿姨说这是白塔,建于元代,已经有七百多年历史,里面供奉着佛像,朵朵学着大人的样子,双手合十鞠了一躬:“神仙爷爷,我希望兰州永远这么漂亮!” 站在山顶的观景台,能看到整个兰州城和黄河,朵朵举着迷你望远镜:“妈妈,我看到中山桥了!它像一条小蛇跨在黄河上!”
下午我们去了正宁路小吃街,刚走进街区,各种美食的香味就扑面而来,朵朵拉着我的手往一家烤羊肉串的摊位跑:“妈妈,好香!咱们买几串好不好?” 烤好的羊肉串滋滋冒油,她咬了一口:“好嫩!一点都不膻!比家里烤的好吃!” 我们还买了 “酿皮卷菜”,她拿着卷好的酿皮,一边走一边吃:“翠翠的!里面的菜好香,太好吃了!”
在小吃街的尽头,有一家卖 “热冬果” 的小摊,煮好的冬果梨散发着甜甜的香味,朵朵凑过去看:“奶奶,这个是不是用梨做的?是不是甜甜的?” 摊主给她盛了一碗,她舀了一块梨放进嘴里:“面面的!甜甜的!还有冰糖的味道,太好喝了!” 离开前,她在小吃街买了一袋 “兰州杏干”,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这个杏干甜甜的,我要带回家当零食!”
离开兰州前,我们去了特产店,朵朵拿着 “兰州百合” 问:“妈妈,这个百合是不是比其他地方的大?煮着吃是不是甜甜的?” 她还选了 “马踏飞燕文创书签”:“这个书签上有会飞的马!我要用来夹绘本,每天都能看到它!” 最后买了一张中山桥的明信片,说:“我要把明信片贴在我的房间墙上,每天都能想起在兰州黄河上散步的快乐!”
![]()
1. 住宿:在兰州黄河边住了三晚酒店,离中山桥、博物馆都很近,出门就能看到黄河,酒店里有儿童游乐区,朵朵每天晚上都要去玩一会儿;酒店附近有很多兰州特色餐馆,吃饭很方便。
1. 美食:兰州的牛肉面、牛奶鸡蛋醪糟、酿皮子一定要尝,味道正宗,充满地方特色;还有灰豆子、甜醅子、兰州百合,都是当地特色,性价比高,适合当零食或带回家;正宁路小吃街的美食种类多,可以多尝几种,感受兰州的小吃文化。
1. 贴心提示:中山桥人流量较大,看好孩子避免拥挤;甘肃省博物馆需要提前预约,部分展品禁止拍照,带好迷你放大镜方便孩子观察文物;白塔山公园的台阶较多,给孩子穿舒适的鞋子,山顶风较大,记得带件薄外套;买纪念品可以选马踏飞燕摆件、百合干,不贵还能留作纪念。
返程的车上,朵朵抱着马踏飞燕摆件和百合干,靠在我肩上慢慢睡着了,嘴角还带着笑,大概是在梦里又回到了中山桥,看着黄河水奔流,又或是在博物馆,盯着 “马踏飞燕” 不愿离开。这场兰州之旅,没有赶繁忙的行程,却让朵朵感受了黄河风情,探秘了文物魅力,品尝了特色美食。兰州的中山桥、博物馆、牛肉面,都成了我们记忆里最温暖的片段,等朵朵再大一点,我们还要带她来,再去黄河边散步,再去吃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