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五点的余姚,夕阳还没完全落下,余姚谭家岭西路的车流已经寸步难行。一位网友在本地论坛发帖怒吼:“什么情况啊,下班时间谭家岭西路堵的一动不动”,瞬间引爆了所有被困在路上的人的共鸣。
“堵了一个半小时了,饿了。”有网友在帖子下无奈留言,很快楼主回复:“我也一样”。这种默契的饥饿感,成了这场堵车中最真实的写照。
另一位网友的经历更让人窒息:“四点半出发去接娃,谭家岭西路,五点半走了200米。”这条平时半小时能走完的路,昨天有人开了两小时。
随着夜幕降临,焦虑在蔓延。“管理就是煞笔一样。我7点还堵路上。全部给我下岗”——这条评论收获了最多点赞,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为何这次堵车如此严重?网友“天宇吴金”点出了关键:“高架修路”。但更让人不解的是施工时机的选择。“3公里路,4点半开到6点半。两个小时。管理部门不知道在干嘛,傻子似的,今天封路修道,今天白天才在修路的路口放了这么一块牌子。”
有眼尖的网友观察到现场指挥的混乱:“正好红绿灯那里排第一个,亲眼见证了,从原来就一个方向堵,硬生生的指挥成了三个方向堵,我排了有10分钟硬是不给放行,本来我这个方向还行不算堵的,醉了。”
这不是偶然现象。网友“余姚少年闰土”直言:“这个地方堵了五到六年了,还是没改变。”而“青春的小草”则戏称该区域为“西南曼哈顿地区”,言语间满是无奈。
面对持续恶化的交通,网友们开始思考更深层的问题。“路不知道做大一点,政府脑子没有的”,这条评论虽然直白,却反映了市民对城市规划的质疑。另一位网友补充道:“谭家岭西路高架以西,绿化带那么宽,早就可以改为双向6车道了,太拖拉没魄力。”
“挖挖挖修修修,tmd没完没了”——这或许是所有城市发展中的通病,但在下班高峰期的谭家岭西路,这种痛苦被无限放大。
有网友提出务实建议:“路口施工尽量可以改到晚上施工,下班高峰施工不妥”。然而,对昨天被困在车流中的人们来说,这些建议来得太晚了。
“明天周五,如果下雨,更堵。”这条预言般的留言让所有人不寒而栗。果然,今天很多人选择了“明天骑小毛驴了”。
这场大堵车不仅是一场交通瘫痪,更成为城市治理的一面镜子。当“堵了快两个小时,历史之最了”成为新的纪录,当下班路变成煎熬之旅,市民的耐心正在消磨殆尽。
夜幕下的谭家岭西路,红色的刹车灯连成一片,照亮了每个归心似箭的脸庞,也照出了城市快速发展背后的治理短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