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一走,家直接塌成一堆碎砖头,最痛的不是葬礼,是葬礼后那顿饭怎么吃。
![]()
去年腊月我妈刚走,大哥就说“以后各管各家吧”,我筷子还在排骨汤里,心已经凉透。
![]()
社科院才出的报告,父母走后六成兄妹一年只聚三次,听起来吓人,其实早猜得到。
我妈在的时候,大家假装围着桌子热闹;她去的那天,连群微信都成了僵尸群,红包也抢完就沉默。
遗产才是真正撕破脸的那刀。
北京那套房值八百万,三兄妹对骂到法庭,法官只冷冷一句:遗嘱没写清楚。
最后调解书下来,兄妹三人成了地铁里擦肩不说话的陌生人。
![]()
反倒是我大学室友阿青家里,五个兄妹凑钱在上海买了同层五套小公寓,厨房对厨房,门关起来各过各的,谁家老伴病了敲个门就能帮手。
我妈羡慕得要命:人家用人民币把亲情缝起来。
哈佛那帮书呆子说得好听,什么“选择性亲密”,其实就是:亲但别太用力。
我试了——过年给侄女包红包,数字直接写群里,多一分不要少一分不补;大嫂癌症住院,我开车送饭,但绝不垫医药费。
清爽、不欠债。
![]()
新麻烦来得快:我妈微信里两万条语音怎么办?
大姐想留作念想,小弟要删干净。
广州姐妹为这事打了第一场“数字遗产官司”,法官自己都在庭上挠头。
我干脆把账号设成仅自己可见,密码写进遗嘱。
结论是血浓于水没错,但水开了也会蒸发。
![]()
把话说清、钱算明、别太指望,反而能留点余温。
现在我和二哥约好一年在爸妈坟前见两次,带各自的老伴,像走亲戚——这才是兄弟最好的结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