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政区划上,田家庵区、大通区、潘集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组成了淮南的市区;而在实际管理口径上,市区则由以上五区以及淮南高新区、淮南经济开发区组成。
而在市区范围内,要论哪个区域能决定淮南市区在经济层面的发展上限、能尽可能地拉动市区整体发展,那么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南高新区必然在列。
![]()
为什么是淮南开发区、淮南高新区?
一、淮南开发区、淮南高新区是市区内部能同时大规模发展工业与服务业的区域
对一座地级市而言,位于市区并由市级直属直管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或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常是市区重要的工业聚集地。
在淮南,淮南高新区、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是全市至今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全市第一家国家级开发区,两者在地方体制中更是直属于淮南市本级,其党工委、管委会分别是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
同时具备“国家级”的招牌和直属市级的规格,所以由市级资源培育的产业集群、招引的工业项目自然是把开发区、高新区作为落户市区的首选地,只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而市区内的工业用地指标同样会向两者倾斜。
至于潘集区、八公山区、谢家集区、田家庵区虽然也有自己的经济开发区,但这四大开发区只由所在辖区的区本级资源主导发展,且空间范围相对很小。
![]()
对于服务业,开发区、高新区同样具备大规模发展的条件,因为区域内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带动区域内的物流运输与仓储、金融、租赁、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两者辖区内的工业企业越多、产业规模越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空间就越大。
除此之外,高新区的另一个身份——“山南新区”决定了高新区不单单是淮南市区的主要工业聚集地,更是中心城区向南扩张的主阵地。随着“山南区域”的基建设施不断完善、人口持续导入,高新区也已经拥有了发展批发零售、餐饮住宿、文体娱乐、房产经纪与物业等生活型服务业以及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条件。
![]()
二、不断做强淮南开发区、淮南高新区既能提升两者自身的经济实力,又对田家庵区、大通区有带动作用
淮南开发区、高新区的经济越来越强,最大的受益者固然是其自身,但同时对田家庵区(不含高新区代管区域)、大通区(不含开发区代管区域)的带动能力也不容忽略。
之所以说能带动田家庵区、大通区,是因为后两者的城区组成了淮南的中心城区,其中田家庵区更是市区范围内服务业发展最早、最集中的区域,其服务业资源是可以对接开发区、高新区企业需求的。
例如开发区、高新区在产业基金、企业存贷款、企业商业保险等方面的内容都涉及到金融业,而金融业作为服务业的门类之一,其资源主要分布在田家庵区和大通区,分布在两地的各种金融机构恰好能对接企业的相关金融业务需求。
例如两者辖区内重点工业企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运行需要软件技术服务、信息传输服务为依托,这就给分布在田家庵、大通的软件开发与销售企业提供了机会。
再比如开发区、高新区内的工业企业需要大批量购入电动和气动设备、劳保用品、标准件等生产资料,那么分布在中心城区物资市场内的物资贸易企业、个体工商户就更容易获得销售订单。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