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大众对健康与形体管理的日益重视,各类健身房纷纷涌现,“健身卡”消费等预付式消费也成为一种消费潮流。然而,看似优惠、便捷的预付式消费背后,暗藏诸多风险与隐患。结合近期投诉热点,蓬江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醒广大消费者:预付式消费有风险,签约付款需谨慎,切勿因一时优惠一次性投入过多资金,以免得不偿失。
预付式消费主要存在以下六大风险:
(一)商家承诺兑现难
部分商家以“大幅折扣”“免费体验”等优惠承诺吸引消费者充值,但消费者购买预付消费卡后,往往面临服务与原承诺不相符的情况,优惠承诺难以兑现。
(二)店铺转让消费难
预付消费卡消费中,经营者因自身发展需要进行合并、分立、转让,经营主体发生变更后产生合同权利义务的移转,将合同权利义务移转至新的债权人或债务人。会出现新的经营主体拒绝消费者继续按原来条件使用预付消费卡的情况,消费者原享权利无法延续。
(三)停业关门追偿难
一些不良商家在未发布任何清偿通知的情况下关门停业,严重侵害持卡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个别商家出售消费卡的目的并不是从事经营活动,而是利用预付卡消费模式,吸收大量消费者办卡资金,然后携款逃逸。
(四)终止消费退卡难
部分消费者因各种原因不想继续使用预付消费卡,希望取出卡内剩余的费用时,商家往往会以消费者单方违约为由,拒不退还卡内剩余金额。
(五)预付卡转让难
消费者办理预付消费卡时,商家一般会口头承诺允许转让,而在实际转卡时,部分商家会要求收取高额更名费、转卡费、停卡费等附加费用。
(六)维权举证难
预付式消费是一种合同消费,但多数消费者在预付式消费未签订书面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多依赖口头约定。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往往因缺乏有力证据难以举证维权。
蓬江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提醒广大消费者
办理预付消费卡坚持做到“四要”:
一要谨慎选择
办理预付消费卡前,核实商家的证照资质和信誉,明确消费期间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签订书面合同后再付款。
二要理性充值
在预付式消费时,应当保持清醒头脑,不轻信经营者承诺的高额优惠和返利,根据自身实际需要、时间安排和经济承受能力选择服务。
三要签订合同
办理预付消费卡时,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务必要签订书面合同。看清合同内容,事先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建议不要签订一次性充值过多金额或签订服务时间过长的合同。
四要保存证据
办理预付消费卡时,一定要注意保留消费凭证,发生消费纠纷时可拨打12345或向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若遭遇商家恶意卷款跑路,涉嫌诈骗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蓬江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