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8日讯 近年来,潍坊市人民医院积极探索中西医协同模式,持续推广“1+8+15+N”中西医协同诊疗模式,通过中医科龙头引领,突出中西医特色优势明显的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推动中医药服务全院覆盖,为潍坊市中医药工作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成立潍坊市人民医院中医药发展领导小组,将中西医协同发展机制 纳入医院章程。成立中西医协同办公室,制定印发《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三年建设规划》等,统筹中西医工作。发布《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管理办法》《临床科室应用中医外治技术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制定《关于加快中医药推广应用的绩效激励措施》等激励方案。设置中医药专项经费,保障业务开展。
医院中医科为一级临床科室,是潍坊市级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设施设备齐全,每床配备0.51名医师和0.51名护士。设有中医肿瘤、针灸推拿、中医妇科、治未病中心4个亚专业。2023年获批4个潍坊市中医药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分别是中医肿瘤病学、中医老年病学、中西医结合胃肠肿瘤实验室、疮疡修复与组织再生实验室。建设有4个院内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分别是皮肤科、康复科、风湿免疫科、保健科,均成立中西医结合亚专业组。
持续推行“1+8+15+N”中西医协同诊疗模式。其中,“1”是中医科,“8”是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明显的重点学科,“15”是15个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N”是院内其他临床科室。通过中医科龙头引领,突出中西医特色优势明显的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重点培育中西医协同基础好、发展快的“旗舰”科室,逐步影响带动全院临床科室,推动中医药服务全院覆盖。
推行“一号双看中西医”门诊诊疗模式,建设中西医协同门诊10个。加强中医专病门诊建设,建设中医科特色专病门诊10个,中医互联网门诊2个。打造中医治未病中心,建设中医外治区、灸疗大厅、中医生活馆、健康调养区等。通过系列措施,目前中医临床科室门诊诊疗人次占比为7.03%。全院门诊中药处方数占比为40.50%,中药饮片处方数占比逐年递增。实行中西医协同科室包靠制度,制定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涵盖病种34个。中医临床科室出院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为73.46%,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患者占比为78.2%;住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科室占比100%。与山东省中医院签约成为医联体单位。
完善中西医协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与控制体系,落实院科两级质量控制。2024年1季度开始,质量管理办公室已完成6次全覆盖督导。制定中西医康复诊疗方案7个,提升疑难重症康复能力。制定《潍坊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应急救治预案》,积极参与公共卫生工作。建设中医治未病中心,推出中药代茶饮、药膳月饼等中医特色服务。
医院引进杜锡贤名老中医工作室,潘光辉主任工作室为潍坊市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023年以来,共引进中医类别医师19名。目前取得“西学中”合格证医师37名,在学“西学中”医师95人,合计199人。中药技术人员22人,占比11.28%。“西学中”护理人员1150名。每月开展中医专业知识轮训。组织中医适宜技术培训30余场。中医护理培训共举办40余场,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
2020年以来,中西医科研团队共承担市级及以上科研课题60余项,多次荣获科技进步奖,近3年发表SCI论文1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医院设有煎药室、中药临方加工室,中药可快递到家。建立中药处方点评制度,点评率达 100%。配置中药储藏、炮制、加工、调剂等设备,实现中药个性化加工。引进中药院内制剂14种。
闪电新闻记者 刘九省 潍坊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