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让我们干掉所有律师!”
这句出自莎士比亚戏剧的台词,经常被人拿来调侃甚至攻击律师。
![]()
图片
但你是否想过——这句话,其实根本不是莎士比亚的本意。
一句被曲解400年的台词
在《亨利六世》中,说出这句惊世之语的,是一位名叫迪克的屠夫。他是农民起义领袖凯德的同伙,一心想要推翻现有社会秩序。
值得注意的是,莎士比亚笔下的迪克,是个充满暴力、无知又理想化的叛乱者。他高喊“干掉所有律师”,其实暴露了他对法治的无知——他以为消灭律师就能实现平等,却不知那将带来更大的混乱。
莎士比亚的真正意图,是讽刺而非赞同。
没有律师的世界会怎样?
想象一下:人身受到侵害,合同失去约束,财产失去保护,纠纷无人调解……普通人可能连最基本的公正都难以争取。
律师,恰恰是法治社会的基石。他们维护的不仅是当事人的权益,更是整个社会的运行规则。
莎士比亚看得清楚:真正该被干掉的不是律师,而是对法治的轻蔑。
为什么律师总被“吐槽”?
回到16世纪的英国,民众对律师的抱怨确有缘由:
讼费高昂、程序冗长
律师按页数、按出庭次数收费,一场官司可能打上好几年。普通人难免怀疑:他们是不是故意拖延?
精英形象与民众隔阂
律师多出自中上阶层,入行门槛高。对普通百姓而言,他们是难以企及的“特权群体”。
法律文书如天书
莎士比亚借迪克之口讽刺:“把无辜小羊的皮拿去当羊皮纸,在上头乱写一通。”民众觉得,简单的事总被律师搞复杂。
职业道德时有争议
包揽诉讼、利益冲突、行贿舞弊……部分律师失德,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形象。
但莎士比亚对律师的态度其实是复杂的。
他在《威尼斯商人》中借鲍西娅之口,展现了法律智慧如何匡扶正义——可见他批判的不是法律本身,而是它的滥用。
国王与律师:依赖与提防并存
都铎王朝时期的英国政府,对律师群体心态复杂:
倚重其专业能力
律师担任治安法官、议员、王室顾问,成为政府推行中央集权的重要帮手。
严控其执业行为
律师公会垄断入行资格,执业者须宣誓效忠女王、信奉国教,接受政府监督。
冲突时有发生
当律师坚持“王在法下”时,会遭到打压。著名法官柯克就因挑战王权而被免职。
律师,成了权力结构中既关键又敏感的一环。
律师是社会的镜子
![]()
图片
莎士比亚生活在法律职业兴起的年代。他笔下的律师形象,如同一面镜子:
一方面,他们是唯利是图的“讼棍”;
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维护秩序的“智者”。
《威尼斯商人》中,律师让正义得以实现;
《亨利六世》中,叛乱者想消灭律师,反而预示了混乱。
这提醒我们:正义的敌人不是法律,而是法律的缺失与扭曲。
从莎士比亚到今天
四百年过去,“干掉所有律师”依然被人引用。
这句话的生命力,恰恰说明律师始终处在社会矛盾的焦点:
我们既依赖法律,又抱怨它的繁琐;
我们既需要律师,又不满他们的收费。
但莎士比亚早已点破:一个没有律师的社会,不会有持久的秩序;而一部没有正直律师去执行的法律,不过是一纸空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