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峰
承办法律援助案件386件,挽回经济损失560万元;多元普法216场,覆盖人群10万余人次;协调处理妇女儿童权益纠纷1107件,办结率达98%……
“我们女律师承接承办了大量的公益事务,富有同理心,更细心、更有耐心,正是女律师的优势所在。”说起责任担当,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律师行业妇联主席蒋丽颇为自豪地说。
自2022年9月成立以来,南宁市律师行业妇联始终以凝聚女律师力量、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服务社会治理为核心任务,充分发挥“联”字优势,引领广大女律师锐意进取,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建设中贡献巾帼智慧。
打造女律师可信赖的港湾
早在4年前,广西大航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合伙人蒋丽便参与到南宁市律师行业妇联的筹备工作中。
“南宁市律师行业女律师占比约40%,已成为法治南宁建设的中坚力量。”蒋丽介绍,面对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需求的持续增长,她们意识到,仅依靠市律师协会、协会内设女律师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及各律所分散运作,难以满足系统化、专业化服务要求。
2022年9月,在南宁市妇联的指导下,南宁市律师行业妇联应时成立。蒋丽当选主席,4位副主席、17名执委大都是南宁市各大律所的主任。她们在律师界发挥了引领作用,成为妇联组织的中坚力量。
行业妇联成立后,力求实现“双向促进”:对内,为女律师构建权益保障与职业发展平台,助力解决执业难题;对外,激活女律师在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领域的专业优势,使“女性视角+法律专业”双重效能充分释放。
完善执委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协作效能,精准对接女律师需求;积极拓展公益法律服务及重要案件承办渠道,拓宽职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组织职能,协调解决女律师执业维权难题,营造稳定执业环境……如今,行业妇联已成为联系全市女律师的桥梁纽带,成为女律师可信赖、有归属感的港湾。
专业力量助力基层治理
为各村委重大项目及决策提供法律意见;每月至少1次(5小时)到村服务,现场提供法律咨询,引导群众依法维权;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法治讲座并培训“法律明白人”,普及法律知识,这是南宁市律师行业妇联执委、广西琳臻律师事务所律师韦琳担任南宁市隆安县那桐镇、屏山乡22个村法律顾问的主要工作。
创新服务机制,南宁市律师行业妇联建立起执委联系群众制度,充分发挥17位执委作用。她们带头参与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投身公益法律服务,积极为群众普法送法,实现引领联系服务妇女群众“零距离”。
近年来,南宁市律师行业妇联扎实开展一项项工作,助力社会治理见行见效——
常态化开展“遵法守法 携手筑梦”系列普法活动,组织发动女律师们带法进基层,助推“人人享有法律帮助”;与法院、检察院、社区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联合办理案件47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2起;组建50名女律师专项服务团队,仅在2024年就深入企业、工厂开展“法治体检”86次,提出风险防控建议132条。
维护妇儿权益有我担当
男方继承父母遗产后独自抚养3个未成年孩子,女方患病且无固定收入,南宁市青秀区伶俐镇的一起离婚案件牵动人心。为保障各方利益,蒋丽通过法院确定权利,行业妇联与女律师、法官一起做工作,最终男方放弃索要孩子抚养费,并出资给孩子母亲购买了房子居住,方便其种菜养猪,维持生计。“3个孩子跟爸爸生活更有保障,而女方的难处我也感同身受,会全力保障她的基本生存权。”蒋丽说。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为提升妇女儿童法治意识,南宁市律师行业妇联全力打造“巾帼维权·送法到家”“法治护航·守护花蕾”等品牌项目,法治进社区、校园、企业活动覆盖全市15个县区,累计发放维权知识手册8万册。行业妇联还联合市妇联成立了南宁市妇女儿童维权热线志愿服务团,通过24小时维权服务热线,为困难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和社会救助。2024年,依托南宁市反家暴庇护中心,救助受害妇女儿童75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