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王阿姨,李叔叔,您二位今儿溜达完啦?来来来,快坐下喝口茶,我正好跟您们唠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儿——咱们这把年纪了,学个乐器咋样?
![]()
您可先别摆手说“老了老了,学不会了”!我跟你讲,这事儿啊,还真不是年轻人专利。咱社区老张头,六十五岁开始学葫芦丝,现在可是公园里的“明星”,天天一群老伙计围着听。还有楼上刘姐,退休后报了电子琴班,整个人那精气神,比上班那会儿还足!
您问我学乐器到底有啥好?嘿,那好处可真是一箩筐,我给您细细道来。
这第一样好处啊,是咱这手脚脑袋,都跟着“活络”起来了!
您想啊,弹琴吹箫,看着是手上功夫,其实全身都得配合。手指头得动起来吧?按弦、敲键,这就是最天然的“手指操”,能预防关节僵,对付那“鼠标手”、“老寒腿”的僵硬感,特别管用。医生说这叫锻炼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有效延缓大脑反应速度的退化。
眼睛也得忙活。您看得盯着乐谱吧?那一串串“小蝌蚪”(音符),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看,眼睛跟着转,比您干瞪着眼发呆可强多了。脑子就更不用说了,左右手要配合,心里要数着拍子,脑子里还得想着下个小节是啥,这叫一个“一心多用”!科学家都说了,这能极大地激活大脑不同区域,相当于给大脑做一套全方位的保健操,对预防记忆力下降、老年痴呆那是有实打实好处的。
就拿吹笛子、萨克斯来说,那更是锻炼心肺功能的“秘密武器”。您得学着用气,控制呼吸的深浅长短,这一呼一吸之间,肺活量自然就上去了,气息也顺畅了。比咱们光在公园里干走着,锻炼得可更深入一层。
![]()
这第二样好处,是心里头舒坦,给精神头找个“寄托”。
咱们这辈人,忙忙碌碌一辈子,突然退休了,孩子也大了,心里头是不是时常觉得空落落的?有个乐器在手边,那可不一样了。
它就是您的一个“伴儿”。心里有啥高兴的、烦闷的,没人说的时候,对着它,来上一段。高兴时,曲调是欢快的;烦闷时,旋律是舒缓的。音乐是最好的“情绪垃圾桶”,也是最好的“心理按摩师”。弹着弹着,那些个纠结、烦恼,好像就随着音符飘走了,心里头就亮堂了。
而且,学乐器最有成就感的是啥?是**进步**!今天能把一首《茉莉花》完整吹下来了,明天能把一段节奏打准了。这点滴的进步,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是打多少圈麻将、看多少集电视剧都换不来的。它会让你觉得,“嘿,我这老脑筋,还行!还能学会新东西!”这种自我价值感,对咱们老年人来说,比啥补品都金贵。
这第三样好处,是朋友圈子“蹭”一下就扩大了!
以前遛弯、买菜,见的都是老面孔。自从开始学乐器,那可了不得!您得去上课吧?班里都是志同道合的老伙伴。今天您教我个指法,明天我跟你探讨个曲谱,这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
社区里组织个文艺活动,您有这手艺,就能大大方方上台露一手。像老张头那样,在公园里一吹,自然就吸引来一群听众和“琴友”。大家在一起,吹拉弹唱,说说笑笑,那热闹劲儿,能把孤单寂寞全都赶跑。这新的社交圈子,新的共同话题,让咱们的退休生活,不再是围着锅台转,而是充满了琴声和笑声。
![]()
最后啊,它还能让家里头更和睦,更有“味儿”。
您想,孙子孙女来了,您能弹上一曲《小星星》或者《两只老虎》,孩子们那崇拜的小眼神,立马就把您当“偶像”了!这比光给零花钱,感情可深多了。家里来了客人,您也能助个兴,这家庭氛围,能不好吗?
这乐器一响,家里飘着的就不是油烟味儿,是文化味儿、艺术味儿了。整个家的格调,连带着您自己的精神面貌,都跟着提升了一大截。
您看,说了这么多,是不是心动了?
可能您还有顾虑:“我都这岁数了,手指头硬了,乐谱也看不懂,能行吗?”
咋不行?咱又不是要去国家大剧院开音乐会!咱们的目标是**老有所乐,陶冶情操**。从最简单的开始,哪怕一天就学会一个音,一周能吹出一句调,那就是胜利!社区、老年大学都有专门的入门班,老师教得特别有耐心,就是针对咱们零基础的老年朋友的。
王阿姨,李叔叔,您看这夕阳红,为啥那么美?因为它积累了白天所有的光和热。咱们的人生到了这个阶段,有时间、有阅历,正是静下心来,为自己活一回,培养个高雅爱好的最好时候。
别犹豫了!找个喜欢的乐器,葫芦丝、口琴、电子琴,或者简单的陶笛,都行。迈出第一步,您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有趣的世界正向您打开。
到时候,您就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夕阳无限好,琴声更醉人”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