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柴静:莲花说,我在水上飘荡

0
分享至

作者:柴静

黄永玉的家在北京边上,去的时候要一路问过去。附近的村民倒都知道他,“往东开,看到路口画的荷花,就到了。”

他的门前写“内有恶犬,非请勿入。”

他开门,贝雷帽,一枝烟斗。扫众人一眼,“啊”了一声,算做招呼。两手插在裤袋里,径直带我们去荷塘,荷池座落在北方村野间,加上几分萧瑟,有一种非现实的气息,像他画过的红楼梦里黛玉引李义山的那句诗,“留得残荷听雨声”。一池的秋光,云和烟。风吹过,檐角铃挡响,那只大斑点狗就吠几声。我冲它轻声说几句,比比手势,“没事的”,它就温柔地呜咽一下,伏下身。


绕过一篱蓝色牵牛,从累累的“红得像假的一样”的石榴底下拐过去,“熟的时候,摘几篓,寄到香港去送朋友”,他在结满暖黄柿子的树下停住脚。

坐进厅里,他指指门前的腊梅,“有嘉庆的,乾隆的,三十几株,淡黄的,香。”

屋角一口老座钟,他书里说一直喜爱古人的句子“风吹钟声花间过,又响又香。”

背后是朱熹的字,四联幅,真迹。“当年人家看字这么大,不信是真的。我说给我吧。谁说朱熹只能写小字呢,嘻。”

隔了几十年,又重新庆幸一番。

头顶是罗马式吊灯,他画的式样,叫湘西的铁匠用黑铁打出繁复的花式。“一千多只灯泡。只亮过一次。那次开画展,来了600多人,那天晚上,车排到几里之外……所有的灯,全

开了,是何等……”

是,何等的似锦繁华。

门外车响,他女儿,孙子要离家去香港。他低下身,小孩子在两颊一边亲一下,挥下手,转了身。

“现在,就剩我一个人了”,重新坐定后,他无意中把这句话说了两遍。黑狗在他膝边伏下,在一地的阳光里微微打着盹。

四壁都是窗。于是我们聊他一生的窗口。他最初的记忆是在湖南凤凰,两三岁时的“棘园”——矮棘树上青嫩的大刺,细碎浅白的花,黑瓦檐,远一点,是蓝的山和闪光的河流。“最留恋的窗,是它了。”

彼时人生忧患未生。小孩子,躲在窗台上,贪婪地看早春三月。

12岁时离家,颠沛流离。

并无人敢欺侮他,“小的不用说,大的,打了我,我就缠着他阴魂不散地打,他睡觉的时候,吃饭的时候……一连打三天。”

打架,穷,饥饿,冷,热,寂寞。抗战时期的流亡。几卷书。狂热地刻木刻——一个十几岁男孩子的江湖。

1943年在江西信丰,贴街的大窗,没有窗框,每日一早,雾,阳光,满城鸡啼都进来,他斜靠着窗,吹法国小号,给远远走来的女朋友听。

“咦,那么穷还交到女朋友?”

“是呀,不知道她为什么喜欢我。”

桌上有他当年的照片,十几二十岁的年纪。我看了看,对他说,“我知道为什么。”

他得意地笑。

当年与褐颊大眼的女友告别时,他说,“等赚到勉强生活钱就来接你结婚。”

一等到了1948年。新家,在香港九龙,极小的屋子,窗用漂亮的印度浓花纱装点,叫做“破落美丽的天堂”,窗前有木瓜树和井泉,还有“钻石般的夜城”。

当然仍然穷,几个朋友一起吃“童子鸡”,吃完面面相觑。他说:“快,给《星岛日报》叶灵凤打电话。”一边拿纸对着饭店水柜里的热带鱼画张速写,手指蘸点酱油抹几笔上色。等他的老主顾叶先生赶到,一边微微笑拿过画,一边支稿费给他。付过账还有节余,几个穷朋友分一分,呼啸而去。

什么都做,投稿,画画,写电影剧本。攒够钱,夫妇两人“装了一大袋钞票”,回湘西看看。一路枕着满是幽兰和芷草的辰河,听对岸终夜的渔鼓,月琴,大筒,唤呐,三弦……

河街一带尽是灯火。

唉唉。听的人眼神飘散,只顾叹息。

他看一眼钟,忽然说到别的事上,“上次杨振宁夫妇,范用夫妇,丁聪夫妇……来了一大桌,我一一给介绍一遍,入座。过一会大家又互相客气地问,‘您是?’我说,‘别问啦,再说一遍呢,还是会忘。先吃饭要紧’。”

于是,我们先吃饭。

自家窑里烧的陶碗,每人一碗面。我学他的样子放一勺猩红的辣椒进去。愁眉苦脸地吃了一半的时候,他看看我,“没事,剩下吧。我是要吃完的。”他连汤也喝下去。

吃完饭。坐在玳瑁做的美丽的雪茄盒,无数的烟斗,“黄家制造”的橄榄油……中间。头发盖住脸的沙皮狗睡在我手边。

我们坐一圈,喝茶,听他说从香港回到北京后的掌故。

是年他28岁,是中央美术学院最年青的老师。住大雅宝胡同。同住的有李苦禅、李可染、黄胃、张仃……

高朋满座呢。

他笑,“那年韩素音回国,请大家吃饭,也说到这个词,我问旁边的夏衍,“‘高朋满座”出自哪里?,他一怔,‘是的哦,哪里?’乔冠华坐他旁边,接口说,‘《滕王阁序》’。”

他的书里多的是这样的掌故,亲切得很。写齐白石,从乡下来个70多岁的儿子,来要钱,“不给,就在地上打滚”,齐白石到李可染家避难,全身衣衫里挂满小金条。

看的人都笑。

“哦,齐白石,不大理人的。”黄永玉仰在椅子上学他懒洋洋的样子。“周总理去看他,跟他说以后画不要卖了,有一幅国家就收购一幅。他也那样靠着,爱答不理。送客到门外。回来时身边人提醒他,‘你知那人是谁?’

“‘谁?’他慢吞吞问。

“‘周总理呀,周恩来。’

“‘哦’,他拇指悠悠一挑,‘角色’。”他学着齐白石用浓稠极了的湘潭话说。

那是50年代刚开始,尚有古风。每天晚饭时,“大雅宝”的小孩子拿着青花小提粱壶去打酒。大伙在大葡萄藤底下,喝茶吃饭。“说笑没有个尽头”。寒冷天气里,在半夜街头,隔着窗子,能听见提着蓝印花布篮子的中年人,卖硬面饽饽。“皮脆,心是软甜的……”

呵。满屋子老昏的秋阳,兜着旧事,陈酒,老友。

文革时也是这些人,都关在一起。李可染每次被喝令发言,连手臂,嘴唇都在颤抖。黄永玉在心里喊,“顶住啊老头,怕不怕都是一样,一定不要倒下。”

轮到他被两个极凶恶的男子批斗,他想,“要是平时,老子一手一个把你们挂在树上,现在,我就尝尝被打的滋味。”

皮带抽在背上,他数着,“二百八十四下。”

整个背都打烂了。

我低下头。

“回到家,老婆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他笑了,“我跟她说,倒是吃了一顿笋子烧肉。”

“要从容。”这是他的表叔沈从文,当年那个令人战栗的年代中,在大街上与他错肩而过时,低声说的。

那时他住的地方只供存身,窗子被墙堵上,他画了一副大大的,开满鲜花的窗口,挂在那个位置。1970年在农场劳动时,弓着身子打着电筒在被窝里写情诗,题目叫《老婆呀,不要哭》。“你的眼睛,像故乡三月的小窗和棘园……”

日后在意大利,他的房子,为了坚持要巨大的哥特式的窗,还与政府小小地交涉了一番。

在达芬奇的故居旁,他一年中画40多幅画,翡冷翠,婀娜桥上的黄色月亮,还有湘西的虹桥。

我看过他画《罗马,最初的黄昏》,两颊发麻。

“呵,那幅。”他欲言又止。

那样古旧败落的房屋,和老得快要死去的夕阳。他在斯时斯地会想起在北京时常去的十三陵的那些废陵吗?

他在书里写过的, “荒草颓垣……山影似的远处高耸的陵殿……静得很,偶尔才一两声鸟叫……有时下午去,有时早晨就去了,开着那辆现在已经报废的白车,坐到黄昏。放羊的来,就叫他一起坐下喝茶。他说,‘老头,你不怕?’我拍一拍身边的双筒猎枪,‘怕谁?我有枪’。”

在西雅娜,两只老狗陪着他,“隔着老玻璃看雨,听雨,看雪,听雪……”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于是辗转来去,以为在香港与家人一起终老,却又买100亩田,留在这个有满塘荷,有飞起的檐角和老锈的铃铛,有火红榴花与暗香腊梅,有旧雨新知的地方。

“是最后一个窗口了吧。”他悠悠地说,“在湘西长大,从小看杀头,生死的概念不一样……将来,骨灰也是不要的。”

是的,生命倏忽。

但是我猜他一定痛恨过老。痛恨过这样涩的眼,这样侧过身才听得清的耳朵。这样在阴凉的大屋坐久了,腿会痛的年纪——那是67岁时带着他在“全巴黎的街头巷尾到处乱跑,随地画画”的双腿。是26岁带着他从福建永春走两个月回湖南的双腿。是17岁时爬上树去摘弘一法师的玉兰花的双腿,是

两三岁时爬在窗栏上往外看的双腿……

“什么时候,再回凤凰一趟。”他转头对侄子说。

“等三月间杏花开了,下点毛毛雨,远近都是杜鹃叫,哪儿也不想去了……”

十几年前,沈从文病前,也是他这样劝着,陪着回去过。十几个人带着锣鼓来唱“高腔”。

“头一出是《李三娘》,唤呐一响,从文表叔交着腿,双手置膝肃穆起来。

“……不信……芳……春……厌,老,人……”

听到这里,他和另外几个朋友都哭了。眼睛里流满泪水,又滴在手背上。他仍然一动不动。

那时的黄永玉,还不到60岁吧。

我们看10年前香港电视台在意大利拍他的纪录片——他身子在草地上打滚。我回头看看他,他斜在椅子上,也忍不住微微笑。

仿佛着到河流从他身上穿过。

我轻声问他最朴素的人生哲学。

“平常。”他想想,举七仙女的例子,“她是玉帝的女儿,谁都可以嫁,孙悟空,猪八戒……或是凡间帝王家,有的是高干子弟,可她嫁牛郎,因她什么都有,只缺平常。”

他现在庭园恬淡,岁月不惊。每日上午,下午,晚上,写作,画画,正写20万字的小说。

“写我自己,和经历的世事。”

我忍不住说:“回头看这些年,也许会像杜甫写的‘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他沉默一瞬,明净的秋光照在他脸上。院子里风吹过草木,有温柔的脆响。

“嗯,”他点一下头,“相对如梦寐。”

临走时,我扶扶他的臂,他穿着深绿的手织毛衣,粗棒针的,粗糙地,温暖地,硌着手心。心里也像被轻轻地擦一下。

回去的路上,太阳斜了。路真长,都是灰尘和人群。我翻开他送的诗集,有一首,是纪念保罗·安格尔的。

我低低读出声。

“莲花说,我在水上漂荡……再也不能回到故乡。”

写在1991年,香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方已同意恢复安世芯片供货”,前提是…

“中方已同意恢复安世芯片供货”,前提是…

观察者网
2025-11-09 08:31:27
经济学家刘元春:中国居民消费率过低,本质上是分配问题

经济学家刘元春:中国居民消费率过低,本质上是分配问题

回旋镖
2025-11-08 16:31:29
利物浦血亏?1.36亿水货加盟16场仍0球!跑出空门又遭萨拉赫无视

利物浦血亏?1.36亿水货加盟16场仍0球!跑出空门又遭萨拉赫无视

我爱英超
2025-11-10 04:02:33
震惊!高市早苗宣布若台海冲突,日本武力介入!中方严正驳斥!

震惊!高市早苗宣布若台海冲突,日本武力介入!中方严正驳斥!

霹雳炮
2025-11-09 23:08:12
电车或许即将高峰坠落,资本正在套现离场,故事即将结束

电车或许即将高峰坠落,资本正在套现离场,故事即将结束

柏铭锐谈
2025-11-07 18:20:50
三位勇士以一身伤痕,为14亿人辟出法治生路

三位勇士以一身伤痕,为14亿人辟出法治生路

深度报
2025-11-07 22:56:16
2-1!日本爆大冷:掀翻欧洲冠军+7分夺小组头名,世少赛20队出线

2-1!日本爆大冷:掀翻欧洲冠军+7分夺小组头名,世少赛20队出线

侃球熊弟
2025-11-10 03:37:42
曾琦老公什么都没做,也被挖了出来!网友:有点理解主任了

曾琦老公什么都没做,也被挖了出来!网友:有点理解主任了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8 12:59:03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9 10:44:07
11月9日俄乌最新:英国出兵?

11月9日俄乌最新:英国出兵?

西楼饮月
2025-11-09 20:12:22
谁懂啊,曾医生冲上热搜后, 一条“松弛感”睡裙也带火了

谁懂啊,曾医生冲上热搜后, 一条“松弛感”睡裙也带火了

尚不红小舒呀
2025-11-10 00:07:07
后续!祖院长决定报警,谢绝所有采访!网友热议:这事儿不寻常!

后续!祖院长决定报警,谢绝所有采访!网友热议:这事儿不寻常!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0 00:54:46
1966年傅雷夫妇选择自缢,儿子傅聪多年后回忆:父亲之死是必然,母亲本不该是这样的结局

1966年傅雷夫妇选择自缢,儿子傅聪多年后回忆:父亲之死是必然,母亲本不该是这样的结局

花开无田
2025-10-27 23:37:04
一眼万年。分手7年后,欧豪还是没抵过白月光的魅力

一眼万年。分手7年后,欧豪还是没抵过白月光的魅力

陈意小可爱
2025-11-07 04:43:09
总在凌晨3-5点醒来的人,并非睡不好,而是你的“前世”在求救

总在凌晨3-5点醒来的人,并非睡不好,而是你的“前世”在求救

古怪奇谈录
2025-11-06 14:50:51
绝了,伦纳德绝了!NBA第一玻璃人超巨

绝了,伦纳德绝了!NBA第一玻璃人超巨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9 16:40:46
钙是牛肉的30倍!建议中老年人:每周吃2次,腿脚有劲,身体硬朗

钙是牛肉的30倍!建议中老年人:每周吃2次,腿脚有劲,身体硬朗

阿龙美食记
2025-11-09 16:31:15
第二个“恒大”出现!年营收7000亿,曾经是广东第一大民企

第二个“恒大”出现!年营收7000亿,曾经是广东第一大民企

墨印斋
2025-11-08 15:28:54
英超巨大争议!范戴克进球被吹,斯洛特暴怒,媒体人集体不满

英超巨大争议!范戴克进球被吹,斯洛特暴怒,媒体人集体不满

奥拜尔
2025-11-10 01:18:03
缅甸政府将拆除KK园区148栋建筑,其中包括KTV、医院和SPA会所,已拆除101栋

缅甸政府将拆除KK园区148栋建筑,其中包括KTV、医院和SPA会所,已拆除101栋

红星新闻
2025-11-09 18:35:50
2025-11-10 06:39:00
户外小阿隋
户外小阿隋
探索地球神秘地带,分享旅途中的美好
2139文章数 102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Kelly Birkenruth:美国当代现实主义画家

头条要闻

美俄核对抗即将“零约束” 人类面临挑战

头条要闻

美俄核对抗即将“零约束” 人类面临挑战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艺术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Kelly Birkenruth:美国当代现实主义画家

数码要闻

内存、硬盘价格暴涨到扛不住!铭凡官宣旗下迷你主机涨价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