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卫星真的是很“流氓”的存在,它时时过顶,一个国家有什么动向根本藏不住。
比如美国卫星就曾在2024年10月下旬飞到中国上方拍摄了广船国际龙穴造船厂内的照片↓
![]()
当时包括“战区”在内的多家美媒还各种分析拍摄的照片,普遍认为造船厂内很可能正在“舾装一艘拥有大型飞行甲板的新型船只”。
这种现象也导致一些国人开始困惑,既然各种行动“一览无余”,那我军费尽心力突破岛链还有用吗?
“岛链”的高战略价值
首先从战略价值上来说,“岛链”不管对美国还是对中国乃至俄罗斯,都非常重要。
![]()
【三大“岛链”】
对于美国来说,控制“岛链”能够最大限度的限制中俄进入西太广阔的海域空间,并且限制了中俄,特别是中国在亚洲沿海地区的南北部署。
在和平年代这种“掌控”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可能不太明显,但要是进入战时情况就彻底不一样了。
我们要知道,陆上作战时,双方会充分考虑地理因素,并因地制宜的采取“包抄夹击”、“围点打援”等战术,以取得“以小换大”的战果。
![]()
【陆地实战训练】
但海上不太一样,海上可没有“海理”这一说,但通过构建“岛链”,美国就可以重点建设几个节点,以此为依托控制重要航道,划出类似于地理因素的“水上地形”,让对方无法自由的在水域行动。
说白了,就是建立一堆的“海战要塞”,这些要塞连成一线,直接切断了中俄海军进出广阔海域的必经之路。
于中俄而言,不管是为了和平时期维护本国海上权益和海外利益,还是战时规避敌人的全线包围,我们都需要打破“岛链”;
![]()
【中国双航母成行西太其实说明咱目前已经能事实冲破“岛链”困境了】
于美国就反过来了,它要称霸、要掌控全球,就得限制中俄这类在它看来“威胁巨大”的国家,所以就必须维持“岛链”。
留出战时可钻的空子
尽管我们在文章开头有提到,侦察卫星可以让一个国家的动向透明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空子可钻。
2025年3月的时候我们有一篇讨论无侦8的文章,其中就有提到,卫星不太能毫无差池的在广阔海域锁定航母。
![]()
如果侦察卫星处于高轨道,它倒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海洋普查,但因其清晰度不太够,最多能锁定海上有些异常目标,却无法辨识和确认其是不是航母。
若是侦察卫星处于低轨道,倒是能辨识和确认目标到底是不是航母,但由于航母是运动的,低轨侦察卫星也无法在目标上空长时间留驻,所以当它离开目标所在海域后,就没法有效追踪航母了。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航母在广阔海域”。
![]()
【海上航行的航母】
若是我们不突破“岛链”体系,那卫星到时候只要扫描成“岛链”以内的海域就行,这在战时无疑会极大的降低航母等军舰的战场生存能力。
由此可见,不论是考虑国家发展,还是备战需求,这“岛链”体系,我们都必须打破。
锤炼“蓝水海军”的必经之路
再有就是,于大国海军而言,只有远航才能“锤炼”蓝水海军。
“岛链”的存在会非常严重的影响中国海军远洋训练,像美国“环球战略网”就曾罗列数据指出:
从上世纪中叶美国提出“岛链”这一战略构想后,中国海军潜艇部队就因为“岛链”的限制,远洋训练年均仅有3.4次,2009年相对频繁一些,却也不过12次,与美国海军潜艇部队那一年上百次的训练强度简直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了。
![]()
这也就是和平年代,要是战时,让两支潜艇部队对上,中国这边很容易因为训练和经验不足而吃大亏。
凡此种种,足可见我国打破“岛链”体系是多么的关键。
参考资料:
【1】《外媒关注中国新型无人机母舰》 观察者网[2024.10.30.] 【2】《中国航母突破“第一岛链”让进出“岛链”军民更安全》 新京报评论[2016.12.27.] 【3】《中国海军突破岛链封锁是历史必然》 观察者网[2010.11.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