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被困在罗马市中心一座中世纪钟楼废墟下12小时后获救的罗马尼亚建筑工人已不幸身亡。
这座13世纪的孔蒂塔位于古罗马斗兽场和帝国广场仅数步之遥处,其部分结构于周一上午11时30分后突然坍塌。
消防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利用梯子疏散了四名参与这栋空置建筑维护工作的工人。其中一名64岁的工人因头部受伤被送往医院,至周一夜间仍在与死神搏斗。
![]()
下午1时,救援人员试图营救第五名工人时,建筑内部发生二次坍塌。
罗马省督兰贝托·詹尼尼表示,该工人于晚间10时“已被救出并由救护车送医”,但“伤势危重”。此前他曾形容这是“一场漫长的救援任务”,并对受困工人的生还抱有希望,但该工人最终在医院不治身亡。
据报道,这名六十多岁的工人在救援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坍塌现场画面显示,大量砖石碎块滚落街道,空中弥漫着浓厚的白色尘埃云。
![]()
本周一凌晨,詹尼尼向当地媒体表示:“对消防员来说情况非常复杂,因为有一人被困在内部。”
罗马市长罗伯托·瓜尔蒂耶里和意大利文化部长亚历山德罗·朱利紧急赶赴现场,当时应急人员已封锁该区域并疏散围观人群。
网上流传的惊险画面显示,当这座中世纪建筑开始崩塌时,游客们纷纷奔跑寻找掩体。
约一个半小时后发生的第二次局部坍塌,又扬起了大量尘土——而此时救援人员仍在内部试图接近被困者。
詹尼尼称首次坍塌后,消防员已成功在被困者周围“设置防护措施”,并补充说明当第二次坍塌发生时,“他们显然用防护装置护住了被困者”。
![]()
在空气仍弥漫着粉尘的情况下,救援人员动用起重机抵达高层窗口,同时操纵无人机通过另一窗口勘察损毁状况。
一位名叫奥塔维亚诺的67岁工人在坍塌发生时身处塔内,他表示:“这里太危险了,我只想回家。”他讲述从阳台逃生经历时,工装上仍覆盖着白色粉尘。
始建于13世纪初英诺森三世教皇时期的伯爵塔,此前正利用欧盟资金进行修复工程。
据罗马文化遗产管理局称,这项于2025年6月启动并包含石棉清除工程的修复项目已接近完工。
当局确认坍塌部位涉及塔楼基座、楼梯井及屋顶部分结构。该管理局指出,前期安全分析报告曾显示工程具备“必要的安全条件”。
![]()
行政长官詹尼尼早前预警此次救援行动将漫长且危险:“这将是非常漫长的行动,因为我们既要全力营救被困者,又必须设法降低,实施救援人员面临的巨大风险。”他表示,“我们期待圆满结局,但这绝非易事。”
“太可怕了,”在附近冰淇淋店工作的27岁店员奎因·帕格利南回忆道,“我正在工作,突然听到类似坠落的声音,然后看到塔楼沿着对角线方向坍塌。”
第二次坍塌发生时,18岁的德国学生维多利亚·布劳正在斗兽场附近行走。“我们刚在斗兽场,正步行去用餐,当时就觉得这建筑撑不了多久,结果它突然就开始崩塌了。”她描述道。
目击者看到四名消防员通过移动云梯接近二楼窗户,但在灰尘从窗口喷涌而出时迅速撤回。随后救援人员出动无人机勘察被困工人状况。
事件出现诡异转折,克里姆林宫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似乎通过关联此次灾难来嘲讽意大利对乌克兰的支援,意政府随后召见了俄罗斯大使。“只要意大利政府继续无谓地挥霍纳税人金钱,从经济到塔楼,整个意大利都将崩塌。”她声称。
![]()
就在罗马塔楼惊魂事件数周前,马德里市中心一栋六层建筑在翻修期间坍塌,造成四人遇难、多人受伤。市长何塞·路易斯·阿尔梅达以“深切悲痛”确认伤亡消息,当时当局启动了大规模无人机与搜救犬联合搜索行动。
该建筑原为沙特某投资基金所有,当时正被改造成豪华酒店,此前多次检查中均被标记存在“不良”结构状况。
托雷德孔蒂塔原高度为现址两倍,在14世纪和17世纪遭遇地震导致部分损毁,自2006年起不再对公众开放。
意大利官方曾希望借助欧盟资助的修复工程,稳固这座罗马最具代表性的中世纪地标建筑。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作者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