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5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通过财政部官网发了份公告,说是从11月10日13时01分开始,暂停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24%的关税,时间定为一年,还留着10%的基本税率。美方那边呢,11月1日在白宫官网先放了风,说要下调芬太尼相关的关税,从20%降到10%,也从11月10日起生效。
本来以为这是双方缓和的信号,结果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媒体上还阴阳怪气,说中方过去采购承诺没完全兑现,还扯上稀土供应链的风险问题。这话一出,市场就有点晃荡,道琼斯指数短期内跌了0.5%。
中方没跟着吵吵,直接用行动说话,这不就等于扇了美方一耳光吗?谁靠谱谁不靠谱,一目了然。
![]()
说起中美贸易的来龙去脉,得从2018年拉开序幕。那时候美方以国家安全名义,对中国钢铝产品加征25%和10%的关税,中方没惯着,直接对美国128项商品征收同等税率,涉及水果、猪肉啥的。
没多久,美方升级了,7月份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25%,主要是机械设备这类技术货。中方也对等回应,针对大豆、汽车等600亿美元美国货征收5%到10%。
9月,美方又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10%,后来升到25%。中方接着对600亿美元美国货加税。这么一轮轮下来,全球供应链乱套了,好多企业把生产线挪到越南、墨西哥去避风头。
2019年更热闹,美方5月把税率从10%提到25%,影响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中方暂停买美国农产品,对750亿美元美国货加5%到10%。年底双方总算谈出点眉目,美方同意暂缓进一步加税,把部分税率从15%降到7.5%。
中方也取消部分反制。2020年1月,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了,中方承诺两年内多买2000亿美元美国货,农产品770亿、能源520亿啥的。
美方保持对37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但不加新税了。中方按协议买货,但疫情闹得采购完成率只有58%。协议还管知识产权,中方加强执法,美方给技术转让保障。
2021年美方换政府,继续老关税,还审查供应链。2022年延长部分豁免,但加了电动汽车电池限制。中方保持反制,在世贸组织申诉。2023年摩擦跑到科技,美方限芯片出口,中方管镓锗出口。双方在印太框架和RCEP里较劲。
![]()
2024年美方对中电动车加100%税,中方反倾销调查美国电动车电池。同年,美方以芬太尼为由加20%税,中方对美国农产品加24%。两国领导人在APEC会晤,设工作组谈关税。
2025年3月美方审稀土供应链,中方加强出口管制。7月美方威胁加税,中方没急。10月美方选举影响政策,11月1日白宫公布下调芬太尼税到10%,暂停其他措施,从11月10日生效。这源于吉隆坡会晤,美方想缓国内供应链压力,中方要互惠。
贝森特11月2日采访里疑虑中方执行力,说过去协议采购没全兑,还提稀土控制影响全球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说,贸易摩擦已让全球GDP亏1%。
中方注重行动,美方稀土上老说中方份额高,想拉盟友多元供应链,但澳大利亚加拿大产量短期顶不上,美方依赖还强。美方模式常是先同意后压价,2019谈判中突然加知识产权要求,延期。
美方国会听证说关税每年多美国消费者180亿成本。中方企业转欧洲出口,降对美依赖。整个过程从关税扩到科技地缘,越来越复杂。
中方这次公告发得及时,11月5日上财政部网,自11月10日13时01分起停24%加税,一年期,留10%基税。公告说这是执行中美磋商成果,盖所有相关进口货,现行减免不变。美方贝森特公开疑中方可靠,还提稀土,中方政策落实对比鲜明。
![]()
这关税调整给全球经济添了点稳定,避免企业多担成本。要是美方政策稳,这能推更深合作。但美国政治变数大,明年选举可能转政策,中方说合作得互敬,不接单边压。国际认中方信誉,美方得行动匹配。
中美科技供应链分歧需对话,中方用步骤应挑战。Yahoo说停24%税留10%,日经说停部分美税,全球贸易说降农业税。这些显示中方履约准,美方有疑虑。整体看,这暂停是短期平衡,不是长稳。
未来摩擦点多,从贸易到供应链。中方低调公告摆立场,清清楚楚。美方若疑,就用行动堵嘴。全球看,谁说话算数关键。中方已证诚意,就看美方咋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