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售当天的画面很简单: 官网被挤瘫痪好几次,第三方平台的首批货刚开售十五分钟就被抢光。线下店面也排了长长的队伍,没拆封的标准版在二手市场比原价高三四百甚至更多,Pro Max更是贵了一千多块,这样的供需矛盾出现在一个很有趣的背景之下—今年安卓阵营不少厂商都在宣扬手机自带人工智能的时代来临了,苹果的新机却几乎没把AI功能当作重点来宣传。
![]()
一个月的数据给出了更明确的说明。iPhone17和17 Pro系列出货量都超过了百万台,单款Pro Max更是卖到了二百五十万台,在市场本来就热闹的情况下显得更为突出。标准版的热销也超出了预期,这很大程度上跟国家的一项补贴政策有关,受到补贴的影响,原本外界认为不太吃香的入门机型预售数反而很可观,供应链不得不对标准版进行增产。
要想弄清楚这个结果,就得把镜头拉远瞧苹果这次的产品策略调整,以前几年里,苹果经常按照“大小更新交替”的节奏推出新机,给人感觉就是把改进分散到两年当中来执行,不过现在他们改变了这种节奏,不再把重要的升级留到下一代去做,在同一代产品里面做了实实在在的加量,具体的改动挺直观的:入门级的手机最低存储一下子从128GB翻到了256GB;全系列都用上了自家研发的A19系列芯片;屏幕也全部采用120Hz刷新率。这些变动对应的就是用户对于存储空间、屏幕流畅度以及性能方面的直接需求。
![]()
另外一个变化就是价格,iPhone17基础版比上一代便宜了一千块,高配置更容易入手不再是空谈。安卓阵营几乎都是因为内存等零部件涨价而提价,同等配置的有些安卓旗舰机比去年贵了五百到八百元钱。苹果降价的同时提升了配置,拉开差距。
在生产成本上,苹果也是有底气的,自己研发零部件大规模投产以后带来的成本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拿存储芯片来说,自制并且大批量产出之后,单位成本比买来的东西便宜大概15%到20%,A系列芯片自研与自控率使得公司在零件涨价的时候还能守住利润水平,在财报里显示出来的就是一串数字:第四财季也就是2025年的产品毛利率达到47.2%,而且未来还会保持在这个区间上下浮动的情况当中,而主要安卓厂商由于零件价钱涨起来的原因,毛利通常徘徊于35%-40%左右的状态。
![]()
苹果可以将这些硬件带来来的用户拉到自己的服务体系中来,服务类业务的毛利率高。比如音乐、云端存储、app store等所带来的利润要远大于卖实体硬件所带来的利益,拿一个常见的例子来说,iCloud50G的小额度费用每月6元钱对于每个用户来看这并不是一笔大数目,但是当这个数字累积到亿级的时候就会变成不小的持续现金流。从公司开始把捆绑订阅当作一种长期的增长工具后,打包服务的方式也使得用户的付费率更高更粘性了
资本市场对此是有反应的,到2025年10月30日收盘时,苹果股价今年以来已经涨了8.4%,市值超过四万亿美元。投资者在选择押注的时候更看重的是实际销量和利润能不能持续下去,而不是概念炒作那些东西,在现实中市场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热闹的技术名词不一定能换来市场的掌声。
![]()
对于消费者来说,有的放矢地搞调研也可以说明一些事。比如2025年Q3的这个调研就说,大约65%的人选手机最看重的东西是存多少数据、屏幕清晰不清晰、贵多少钱这些东西,在这点上只有大概32%的人会为了所谓的AI而额外多掏腰包,也就是说大家在乎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体验,而不是听起来好像很有未来感但实际上没用的功能标签。
说到AI,在现阶段这项技术在手机上面的实际呈现是有限的,许多语音助手所能应对的仅限于简单指令或者较为常见的一些问题,面对更为复杂的情况,则必须倚仗更加强大的模型并配备更多算力才得以支撑,还有一些所谓的AI摄影、美化等功能特性,用户当下也能够凭借第三方软件达成类似效果,并没有所谓那种不可替代性。从长时间维度看 AI 往往会朝着语言模型之外诸如多模态(含语音/图像)及本地大模型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竞争重点就很可能出现。 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谁在AI上落后了就会面对新的挑战。外界媒体、市场也在看,苹果不是不动,在传闻中AppleIntelligence服务将在2025年底前登陆中国市场,可能会改变国内手机厂商的AI竞争布局。
![]()
回到眼前,iPhone17成功并非偶然,供应链掌控力、自研零部件成本优势、对用户需求的新重视以及服务体系带来的长期收益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可以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型。普通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用更低的钱买到更高配置的手机,更大的存储空间和更顺滑的屏幕。而对于行业而言这次也是一记警钟,热门概念确实能引起眼球,但是真正决定市场走向的是那些能够直接接触到用户现实问题,并且有效解决问题的那一部分改变。
对手那边,安卓阵营还是两条腿使劲儿跑。一个是继续往硬件参数上堆料头,有的厂商还在生态兼容这事上面朝着苹果靠拢,想做到不同牌子之间可以互通互联;另一个是把 AI 当成主打卖点到处吆喝,这种操作短时间内也许能出个风头,但怎么拿成本和感受去衡量就有点难度了,对于苹果而言,目前的策略既是针对之前市场状况的一种调整方式,也是对将来可能出现的竞争局面提前做好布局的意思所在,在硬件方面做了明显改进动作,并且在价格上下足吸引功夫,凭借服务手段守住高利润率优势地位,短期能看到效果显现出来,从长远角度来讲同样抢占了一部分时间资源。
![]()
来iPhone17卖的好不是因为某一项技术概念,而是回到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上再加供应链+自研。简单来说就是把用户真正想要的容量、屏和性能先拿出来,价格也便宜一些。短期内带来销量和利润双丰收的成绩还不确定AI长期会成为大变量未知数的状态下,大家要平衡好眼前老顾客的需求和技术发展的长远规划。对大部分人买手机而言,在自己花的钱没变的情况下拿到了更棒的机器确实是个好消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