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入列人民海军,消息在海内外引发激烈讨论。美国媒体也争相报道,不过字里行间充斥着对福建舰的贬低与恐惧。
北京时间11月5日,中国第一艘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入列授旗仪式,官宣加入人民海军作战序列。
![]()
福建舰在三亚举行入列仪式
消息一出,不光在国内互联网引发激烈讨论,海外媒体也在热议此事,几大美媒更是直接上了头版头条。
福建舰的满载排水量超过8万吨,是世界上第一艘不是由美国建造的超级航母。福建舰还创新性地使用了电磁弹射器,打破了美国在电磁弹射航母领域的垄断地位。
总之,福建舰的服役标志着中国的航母技术正式踏入了和美国一样的世界第一梯队。这是冷战巅峰时期的苏联海军,都未曾实现的目标。
这也是外媒谈论福建舰时,美国媒体的反应最为激烈的原因。许多美国人直到福建舰官宣服役才意识到,中国海军不是苏联海军,我们正在把美国赶下海洋霸主的地位。
![]()
福建舰入列仪式现场还有山东舰
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美媒的报道画风也出现了变化,试图通过一系列舆论宣传手法贬低福建舰。
例如知名美媒《商业内幕》就援引专家的话称:虽然福建舰已经服役,并在此前公开过弹射多型舰载机的画面。但这并不代表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符合中国海军的作战需求。
美军的航母在全球各地都有过部署记录,弹射器在多种极端条件和高压海况环境下工作过。
中国海军尚未公开福建舰在极端条件下弹射舰载机的视频,现已公开的弹射器测试画面不代表福建舰电磁弹射器的实际表现。
同时,《商业内幕》专家还强调中国海军缺乏航母使用经验,虽然进步速度很快但和美军比仍然有差距。
![]()
美国海军的福特号航母
这篇报道充斥着美式吹毛求疵。
明眼人都知道,之前公开的福建舰弹射三型舰载机画面只是冰山一角。但《商业内幕》的核心主旨就一个:没公开就等于没有。进而塑造出美军航母久经考验的形象,对比贬低福建舰。
经验问题更是美国专家谈论中国海军时,最喜欢说的一个话题。
因为论航母使用经验,中国海军满打满算才积累了13年,美国海军从兰利号算起则有百年之久,有明显优势。
但他们不会提到,每个时代的航母使用经验都大相径庭。
中国海军在过去13年里积累的经验,不仅不算劣势,反而是个优势,能让我们更快接受未来海战模式的变化。倒是美国海军在今天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一句“历史包袱太重”。
除了《商业内幕》给出的这些理由外,CNN还从其他角度诋毁福建舰。
![]()
福建舰第一次海试照片
它们援引2名退役美国海军军官的表态称,福建舰的斜角甲板度数不够,航空作业效率仅为50年前尼米兹级航母的60%。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福建舰连尼米兹级都不如,根本没有资格对标福特号。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福建舰从未披露过斜角甲板的设计数据,2名退役美军完全是用肉眼瞎猜,观点毫无真实性可言。
同时,尼米兹级航母的吨位更大,甲板面积却和福建舰相当。4条蒸汽弹射器的运作效率,也不如福建舰上的3条电磁弹射器。
无论如何,福建舰的航空作业效率都不可能只有尼米兹级的60%。它就是一艘可以对标福特号的超级航母,说性能有差距那也是和福特号比。
![]()
美国海军尼米兹号航母
福特号的弹射器数量、升降机数量都比福建舰多,甲板面积也有优势。这些是尼米兹级不具备的,CNN大言不惭地表示福建舰不如尼米兹,就是在信口胡诌。
问题来了,既然福特号比福建舰强,CNN为啥不直说呢?
因为福特号的优势不能细说,细说就露馅了。
福特号航母的可靠性到现在都是个问题,难以接替其他尼米兹级航母的部署重任。先进归先进,但并不好用。真拿来和福建舰对比,反而会让美国丢脸。
对比扩大到福特级,就更没得比了。二号舰肯尼迪号下水6年,现在还没完工,堪称美国航母建造史上的耻辱。
![]()
建造中的肯尼迪号航母
前段时间,美国总统特朗普还当众开历史倒车,要让美国航母重新用回蒸汽弹射器。“电改蒸”的胡言乱语,又给在建的企业号、米勒号航母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新航母造着费劲,老航母面临退役。中美航母数量此消彼长,哪怕中国海军现在只有3艘航母,但已经能让五角大楼如芒在背了。
所有人都清楚,中国海军追上美国海军只是时间问题。但美国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只能动用舆论手段,营造出一种美国仍然有优势的错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