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在小区里遇到一个邻居,她正在骂孩子:
"你看看人家小明,钢琴十级!你呢?什么都不会!"
孩子低着头,眼里含着泪。
我心里一阵难受。
想起一句话:父母吃不了高级的苦,就得吃孩子平庸的苦。
这话听着冷,但却是现实。
![]()
01
什么叫"高级的苦"?
就是那些需要你主动选择,主动承受的苦。
我有个朋友,孩子刚上小学。
她发现班里很多孩子都在学英语,而且是跟外教学的那种,一节课300块。
她算了算,一个月光英语就要花2000多。
对她这个月薪8000的人来说,压力不小。
但她咬咬牙,还是报了。
为了省钱,她开始自己带饭,不再下馆子。周末也不逛街买衣服了,把钱都省下来给孩子交学费。
这就是"高级的苦"。
你明明可以选择轻松一点,但为了孩子的未来,你选择了更难的路。
而那些不愿意吃这种苦的父母呢?
他们会说:"孩子还小,不用那么拼。""我们小时候也没学这些,不是也过得挺好?"
结果,几年后,差距就出来了。
别人家的孩子英语说得溜溜的,自己家的孩子还在背26个字母。
![]()
02
"高级的苦",不只是钱的问题。
更多时候,是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我认识一个妈妈,为了陪孩子练琴,自己也开始学钢琴。
每天晚上,母子俩一起坐在琴凳上,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练。
孩子不想练的时候,她就说:"妈妈陪你一起。"
孩子弹错了,她不会发火,而是耐心地示范。
这样坚持了三年,孩子的钢琴水平突飞猛进,还拿了比赛的奖。
但这个过程,对妈妈来说,真的很苦。
她本来下班后就想躺在沙发上刷手机,现在却要陪孩子练琴到九点。
她本来对音乐一窍不通,现在却要硬着头皮学五线谱。
这种苦,是主动选择的,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而承受的。
而那些不愿意陪伴的父母,总是说:"我工作这么累,回家还要管孩子,太辛苦了。"
结果,孩子学什么都半途而废,没有一样能坚持下来的。
![]()
03
最高级的苦,是改变自己。
我见过一个爸爸,特别有意思。
他发现孩子不爱读书,就开始反思自己:我平时在家都在干嘛?
他发现,自己回家后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从来不读书。
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也不会觉得读书有什么重要的。
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戒掉手机,开始读书。
每天晚上,他都会拿本书坐在客厅里看。
孩子好奇地问他在看什么,他就跟孩子分享书里的故事。
慢慢地,孩子也开始对书感兴趣了。
现在,父子俩每天晚上都有一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各自看各自的书,偶尔交流一下心得。
这个爸爸吃的苦,是改变自己几十年的习惯。
但正是这种改变,让孩子爱上了阅读,成绩也越来越好。
![]()
04
不吃"高级的苦",就得吃"平庸的苦"。
什么叫"平庸的苦"?
就是那种被动承受的,无法改变的苦。
我有个同事,孩子现在上高中了。
成绩一般,没什么特长,性格也比较内向。
她现在特别焦虑,到处托人找关系,希望能给孩子找个好一点的大学。
但人家一听孩子的情况,都摇头:"这成绩,真的很难办。"
她开始后悔了:
"早知道小时候就该让他多学点东西。""早知道就该对他严格一点。"
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孩子的平庸,已经成了既定事实。
而那些在孩子小时候就愿意吃苦的父母,现在都在享受"甜果"。
他们的孩子要么成绩优秀,要么有一技之长,总之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这就是两种苦的区别:一种是主动选择的,有回报的;一种是被动承受的,无法改变的。
![]()
结语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真的要想清楚:
你愿意现在吃苦,还是以后吃苦?
现在的苦,是投资。
以后的苦,是代价。
孩子的优秀,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它需要父母的付出,需要家庭的投入,需要长期的坚持。
如果你现在不愿意为孩子的成长而努力,那么将来,你就得为孩子的平庸而买单。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现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