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屡有俄方消息吹风称,俄罗斯驻华大使莫尔古诺夫(Iger Morgulov)和到访的一些俄高层人士正试图说服接受俄方大幅削减折扣价之后的俄罗斯石油,简言之,他们想涨价,理由则是所谓“石油交易进入卖方市场”。
![]()
然而在俄罗斯舆论口径以外,人们看到的市场动向却截然相反。
路透财经11月6日援引四位参与俄罗斯石油供应的贸易和炼油人士透露,12月到货的俄罗斯旗舰原油乌拉尔原油与布伦特原油的价差扩大了2美元,达到每桶约4美元,这是近一年来最大的价差。
尽管此次价差较2022年西方首轮制裁后出现的每桶约8美元的价差有所缩小,但仍反映出俄罗斯石油收入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路透社的《Power Up》新闻简报是披露全球能源行业信息的权威渠道,它将俄石油出口折扣扩大的援引归结为美国近期对俄罗斯石油巨头卢克石油公司(Lukoil)和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实施了严格的限制,并设定了11月21日的最后期限,要求各公司在11月21日前完成与这两家公司的所有交易。
报道指出,在上述措施的压力下,包括印度斯坦石油公司(Hindustan Petroleum Corp)、巴拉特石油公司(Bharat Petroleum Corp)、芒格洛尔炼油和石化公司(Mangalore Refinery and Petrochemicals)、印度石油公司-米塔尔能源公司(HPCL-Mittal Energy)以及信实工业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在内的印度主要炼油企业已暂停订购原定于12月到港的俄罗斯原油。这五家公司合计占印度俄罗斯原油进口量的约65%。
除了印度,自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中国成为俄罗斯石油出口最重要市场,但如今中国从俄的石油进口也出现了拐点。11月6日,多位贸易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国有石油巨头也暂停了从海上购买俄罗斯原油,导致ESPO混合原油在中国港口的交易价格出现折扣。
市场权威人士认为,印度和中国炼油企业作为俄罗斯原油的两大买家,此举可能导致更多俄罗斯原油滞销。消息人士称,目前俄罗斯石油在亚洲市场呈现分化,来自非制裁实体的石油价格较高,而与受制裁供应商或船舶相关的石油则以大幅折扣出售。印度对俄罗斯石油的整体需求已大幅下降,预计12月份的进口总量将显著减少。
彭博社汇编的船舶追踪数据则显示,截至11月2日的四周内,俄罗斯原油海运出货量暴跌至每日358万桶,较前一季度减少19万桶,这是自2024年1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此次暴跌发生在10月22日美国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出口商——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实施制裁之后。这两家公司合计约占俄罗斯每日1060万桶原油产量的一半,以及近三分之一的联邦税收收入。
彭博社和Rystad Energy认为,危机出现在交割环节——俄罗斯装载了油轮,却无法卸货:俄罗斯出口商继续在港口码头为油轮装油,但印度、中国和土耳其的炼油商——这些买家占莫斯科海运原油出口总量的95%以上——却越来越多地拒绝接收货物。彭博社报道称,结果是:目前有3.8亿桶原油漂浮在海上,比9月初增加了2700万桶,增幅达8%。按目前接近每桶60美元的价格计算,这些漂浮原油库存价值约16亿美元。
上述消息来源称,买家撤离幅度最大的来自中国,在美国10月份对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实施制裁后,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这两家国有巨头选择观望,取消了部分俄罗斯原油订单。规模较小的民营炼油商也暂停了采购,担心会像山东玉龙石化那样受到处罚。山东玉龙石化最近被英国和欧盟列入黑名单。Rystad Energy估计,买家撤回采购影响了约40万桶/日的进口量——几乎占中国从俄罗斯海运石油进口总量的45%。由于炼油商拒绝接收货物,运往亚洲的俄罗斯原油价格暴跌。截至11月2日的四周内,运往中国港口的原油量降至每日97万桶,而未明确最终目的地的交付量则飙升至每日超过130万桶——这些原油已装载到油轮上,但买家尚未出现。
另一大俄罗斯石油重头市场印度的情况也半斤八两。
印度此前每日从俄罗斯进口近100万桶原油,如今进口量已从每日116万桶骤降至94万桶。印度国有炼油企业暂停采购,权衡能否继续从规模较小的供应商而非受制裁的俄罗斯能源巨头采购,同时避免受到二级制裁的影响。
第三大俄罗斯石油买家土耳其由于炼油企业寻求从伊拉克、利比亚、沙特阿拉伯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寻找替代供应,采购量也削减至每日约32万桶。
彭博社报道称,截至11月2日的28天内,莫斯科原油出口总额每周下降约9000万美元,至13.6亿美元,出口量和价格均出现下滑。截至11月2日的一周,出口额平均约为11.5亿美元,较前一周下降27%。
报道称,俄罗斯面临多方面日益严峻的经济压力,财政收入也因此受到挤压。该国2025年前八个月的预算赤字高达4.2万亿卢布(约合482亿美元),乌克兰经济学家弗拉修克(Volodymyr Vlasiuk)分析认为,俄罗斯今年实际通胀率约为25-26%,而非官方公布的8.2%,加上民用部门经济下滑,克里姆林宫正面临弗拉修克所说的典型滞胀——经济增长停滞,物价却在加速上涨。
彭博社认为,滞留在海上的3.8亿桶原油不仅仅意味着收入的延迟——它们揭示了制裁是如何通过渐进式的扼杀而非直接封锁来发挥作用的。俄罗斯石油公司仍然可以开采原油并装载油轮,但如果没有愿意承担二次制裁风险的买家,就无法将这些原油转化为可用的战争收入。每天有超过120万桶原油滞留在船上,这些船只的目的地显示为塞得港或苏伊士运河,或者来自太平洋港口但未明确交割地点。另有每天14万桶原油漂浮在油轮上,尚未显示任何目的地。
但也有业者认为情况不至于如此。
大宗商品交易公司贡沃尔集团(Gunvor Group)首席执行官托恩奎斯特(Torbjörn Törnqvist)认为,这种状况或许只是暂时的,并预测“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原油,无论如何,最终都会流入市场”。
但绝大多数市场分析家相信,印度、中国和土耳其同时撤出俄罗斯原油市场,使得俄罗斯无法通过市场多元化来弥补损失,因为这三个买家合计占莫斯科海运原油出口量的95%以上——而且没有第四个市场能够消化如此巨大的原油量。
Rystad Energy指出,随着一艘又一艘油轮加入海上封锁,无法交付货物,俄罗斯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要么继续装载原油,支付仓储成本和船舶租赁费用,却无法立即产生收益;要么削减产量,接受市场份额的永久性损失。无论选择哪条路,都会加速分析人士几个月前预测的经济衰退进程。
很显然,俄罗斯石油出口目前面对的是如假包换的“买方市场”,而非如某些俄方人士所坚称的相反。
最新路透社《Power Up》新闻简报也认为,俄罗斯石油销售下滑之际,正值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计划访问印度,而华盛顿方面也持续向印度和中国施压,要求其限制俄罗斯石油进口。分析人士警告称,折扣幅度进一步加大可能会加剧莫斯科的财政压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