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 号夜里,乌克兰无人机编队贴海突袭俄罗斯黑海沿岸的图阿普谢港。五架无人机低空飞行规避雷达,直接撞击码头设施,一艘邮轮当场起火,四座装卸油台损毁严重,港口大楼玻璃震碎一地。尽管俄国防部宣称 “局势可控”,但现场视频显示火光映红海面,救火车奋战整夜才勉强控制火势。
战略价值与战场影响
![]()
图阿普谢港绝非普通码头,而是俄罗斯石油出口南线的核心枢纽,年转运量达 700 万吨。普京政府依靠这里将原油转化为外汇,再购置导弹用于战场打击。乌军此次精准打击中央转运天桥 —— 这座连接陆地油罐与海上泊位的关键设施损毁后,港口至少瘫痪数周,南线石油出口被迫绕道容量紧张的新罗西斯克港,运费大幅飙升。
消息传出后国际油价短线跳涨,市场用实际行动印证了港口的战略意义。对俄军而言,这一打击直接冲击前线补给:俄石油军用燃油多经此输送至克里米亚、马里乌波尔前线,前线士兵已抱怨油料配给减半,坦克集群被迫原地怠速。
这已是图阿普谢港今年第四次遭乌军打击:7 月,无人艇在港外锚地炸穿一艘邮轮;9 月,无人机摧毁炼油厂热解炉。尽管俄方每次都宣称防空系统拦截率达 98%,但码头设施持续损毁的现实无法掩盖。乌军无人系统部队司令马扎尔直言,下一步将瞄准俄方内陆目标,让停电成为常态、汽油变为奢侈品。
![]()
针对 “袭击民用设施” 的质疑,乌军明确此次打击瞄准军事后勤节点:码头承担军用燃油转运功能,且行动选在深夜工人下班时段,无人机精准锁定装卸设备而非住宅楼。反观俄军,多次在高峰时段用导弹轰炸乌克兰公寓、儿童医院与火车站,双重标准显而易见。
乌克兰国防情报局预告,此前科尔采瓦亚输油管道战略支管被炸后,俄军扎波罗热燃油供应已减少一半。下一批无人机可能瞄准斯塔夫罗波尔、萨马拉乃至鄂木斯克的泵站,若西方持续提供远程无人机零件与卫星导航权限,打击半径可再延伸 500 公里。普京所谓的 “安全后方” 正不断缩小,战争影响逐步向俄腹地蔓延。
乌军的反击逻辑清晰:普京试图将战争拖为消耗战,靠能源出口续命、消磨西方耐心,而乌克兰则直接斩断能源 - 外汇 - 炮弹的循环链条。正如战场现实所示,战争本身就是最大的污染,若想让黑海恢复安宁,唯一途径是俄罗斯撤军至 1991 年边界、赔偿损失并审判战犯,否则无人机将持续锁定支撑战争的关键设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