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ETF智选)
![]()
前几天,网传了某基金公司一男一女两位基金经理互殴的瓜。
昨天晚上,两位涉事基金经理分别在朋友圈做了实名辟谣,文案还一模一样:
“近期,有关本人与他人发生冲突的谣言在网络传播,本人在此郑重声明:相关内容属于恶意诽谤,严重与事实不符,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请大家停止传播相关不实信息,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环境。”
既然这件事是辟谣了,那互殴的瓜,只能吃到这里为止了。
但是,还有业绩瓜可以吃啊。
院长顺便瞄了一眼两人共管产品的业绩。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真是挺劲爆的:
![]()
这个产品23年之前的业绩是另外一个基金经理做的,这部分亏损怪不到两位头上。
但是从23年3月那位女基金经理接任以来,还是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出现了超过50%的绝对回撤,并且同期业绩比较基准跌幅小于20%,也就是说有-30%以上的负超额。
按照最近关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新规定,基金经理的奖金应该是全没了。
如果院长是这个新接手的基金经理,我也想骂娘了。为别人背锅还要影响自己奖金,这肯定不干啊。
看了一下三季报持仓:
![]()
总结:基本上就是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88)或通信ETF(515880)的复制,叠加了少量的芯片和汽车零部件。
院长拿通信设备指数作基准,比较了一下第三季度的情况:
![]()
可能光看图还不够震撼。上数字:
![]()
跌的时候多跌,涨的时候也没见多涨多少,付你们1.2%的管理费,就为了看这个吗?
既然已经选好赛道了,干嘛不买ETF呢?
话说回来,这次业绩比较基准的新规定,实际上,就是村里希望着力解决这个问题的。
给主动权益多交的管理费,就是要强调均衡配置、长期跑赢,帮助基民择时,让基民在大多数时候买入都能赚钱。
但是这也很难的,讲究一个自上而下、宏观分析,不是所有基金经理都有这个能力的。
未来,可能就会淘汰一大批不擅长做多行业多赛道配置的基金经理。
要么,降薪转岗回去做研究员;要么,干脆也可以送送外卖,体验一下股民朋友的日常生活。
毕竟,今年很多买了ETF的,赚到四五十个点都很正常,对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