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吃饭图的是方便解馋,谁能想到有些商家的“安心套餐”里,藏着治病的处方药?最近江苏南通一家酒店的操作把人看傻了,为了掩盖食材不新鲜的问题,居然在高价菜里加抗生素,这哪是做菜,简直是在“下毒”,这经营理念够劲爆。
事情得从2023年说起,这家酒店的厨师长和厨师大概是觉得“顾客拉肚子会致生意翻车”,于是想出个歪招:在鸡汁烩花胶、鸡汁烩蹄筋这些动辄上百的“头菜”里,加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要知道这可是正经处方药,专门用来治细菌感染的,怎么就成了厨师手里的“止泻秘方”?更离谱的是,他们从1月开始一直这么干,累计卖了1612份加药的菜,光这部分就赚了7.7万多。后来执法人员上门检查,在后厨垃圾桶里找到了4盒用完的庆大霉素注射液,在厨师长办公室更是搜出101盒还没开封的,这是准备把“加药做菜”当成长期生意做啊。
![]()
网友们看完这操作都炸了,有人吐槽“花大价钱吃的不是山珍海味,是抗生素套餐,这波血亏到家了”;还有人调侃“建议酒店改名叫‘庆大霉素养生菜馆’,主打一个‘吃完不拉肚子,因为药劲儿够’”;更有细心的网友疑问“药店怎么敢随便卖处方药?一次买100盒都不要处方,这规定是摆设吗”。确实,涉事的庆大霉素都来自一家连锁大药房,酒店杂工每次去买都不带处方,少则10盒多则100盒,药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接把处方药当成普通商品卖,这才给了商家可乘之机。
要说这商家也是胆大包天,明知道食材不新鲜该扔,却想着用药物掩盖,说白了就是贪财又侥幸。他们大概觉得,后厨操作隐蔽,监管部门查不到,只要顾客不拉肚子,就能一直蒙混过关。可他们忘了,庆大霉素不是调味料,滥用的危害大得很。经常吃这种加了抗生素的菜,体内的细菌会慢慢产生耐药性,以后真生病的时候,普通抗生素可能就不管用了,得用更贵、更高级的药,甚至可能无药可用。而且这药还会破坏肠道里的有益菌,大人吃了可能消化不良、过敏,对小孩更危险,搞不好会影响听力,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也扛不住这种伤害。
![]()
好在这事儿最终还是被揪了出来,法院的判决也挺给力:厨师长被判有期徒刑两年,另一个厨师判了一年六个月缓刑,两人加起来罚款16万;涉事酒店被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还罚了118万,4个责任人要么终身不能干食品行业,要么五年内禁止入行。市场监管部门也没闲着,顺着线索查了508家药品零售企业和335家餐饮企业,15家违规卖庆大霉素的药店被责令整改,还有105家药店因为不规范销售被要求整改,总算是给行业敲了个警钟。
不过这事儿也暴露了不少问题,药店凭处方销售的规定执行不到位,餐饮监管也有盲区,传统抽检根本查不出这种隐蔽的抗生素添加。现在监管部门也想出了应对办法,比如用大数据盯着药店,单次卖超5盒庆大霉素又没处方的,直接精准定位;还打算把抗生素残留纳入餐饮常规检测,让“加药做菜”的商家无处遁形。同时也在完善“吹哨人”制度,鼓励内部员工举报,毕竟后厨的事儿,内部人最清楚。
![]()
这起事件看着离谱,实则戳中了食品安全的痛点。餐饮行业逐利无可厚非,但不能把消费者的健康当赌注,食材新鲜、合规经营才是长久之道,靠药物掩盖问题迟早会翻车。药店作为处方药销售的最后一道关卡,更不能为了赚钱就无视规定,凭处方销售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必须守住的底线。
监管部门的重拳出击值得点赞,但更重要的是建立长效机制,用科技手段堵住漏洞,让违规成本远高于收益。作为消费者,咱们也得多留个心眼,在外吃饭如果遇到味道异常或者吃后不舒服的情况,别忍着,及时反映举报。食品安全从来不是小事,只有商家守底线、监管不松懈、消费者敢发声,才能真正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让大家在外吃饭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