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1月7日报道:第八届进博会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海派中医非遗项目首次集体亮相,既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氏伤科”坐镇,也涵盖了“海派膏方”“夏氏外科”“徐氏儿科”等多个极具地域特色的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面展现海派中医的多元传承与深厚底蕴。7日,夏氏外科和石氏伤科在同时亮相,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体验。
在夏氏外科展台,第五代传人、曙光医院传统外科主任周绍荣主任医师向参观者介绍了流派的特色制剂。“这是我们传统的喉分散,对口腔溃疡、咽喉不适都有很好的效果。”周主任表示,“很多参展市民试用后反馈不错。”
![]()
展台内,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老药箱格外引人注目。同时展出的还有夏氏外科的特色院内制剂,包括清热解毒的“蒲丁合剂”、主治甲状腺结节的“消瘿合剂”等。这些制剂在曙光医院均可配取,方便患者使用。
今年首次亮相的“海派夏氏外科箍围药套装盒”获得了2023年“非遗新体验”国潮文创设计大赛奖项。周绍荣介绍,“箍围法”是夏氏外科的重要外治法之一,可用于治疗疖肿、痤疮等皮肤问题。
相邻的石氏伤科展台同样人气旺盛。第六代学术传人杨光月主治医师在现场为参观者解答各类筋骨健康问题。
![]()
“除了老年性骨关节炎,现在很多年轻人更关注颈椎病、腰痛等问题。”杨光月表示,石氏伤科不仅提供药物治疗,更注重指导患者改善生活习惯,并配合相应的功法锻炼。
展台内,石氏伤科展示了系列特色制剂,包括用于骨质疏松的"密骨胶囊"、治疗骨关节炎的"养血软坚胶囊"等。同时,医务人员还在现场演示"颈椎导引功"等养生功法,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现场学习。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进博会开幕以来,非遗项目展台日均接待参观者超千人次。中外参展商对中医药传统制剂和文化展示表现出浓厚兴趣,积极参与各项体验活动。
据了解,这是曙光医院连续第七年参与进博会相关工作。从最初的医疗保障服务,到如今以参展单位身份展示中医药文化,医院希望通过进博会这一国际平台,让更多海内外人士了解和认识中医药的独特价值。
此次进博会期间,曙光医院还将陆续展示“徐氏儿科”、“海派膏方”等非遗项目,全面展现海派中医的深厚底蕴与创新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