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首尔青瓦台的一次握手震惊半岛,韩国总统李在明与美国陆军部长赫格塞斯的会面,不仅敲定了美国对韩国核动力潜艇计划的支持,更揭开了韩美同盟 70 年来最深刻的重构。
这场被韩媒称为 “改变地区安全格局” 的会谈,表面是军事合作的深化,实则是一场精准的利益交换。
美国借韩国造船业弥补海军短板,韩国以 “模范盟友” 姿态换取国防自主,而这一切都服务于搅动印太的战略棋局。
![]()
美国打破数十年技术封锁,同意向韩国输出核动力潜艇技术,堪称此次会谈的 “核弹级” 成果。
这一决策让韩国成为继英、澳之后第三个获得该技术的美国盟友,而其背后是韩国多年的技术积淀与现实需求。
自2017年朝鲜核导计划加速以来,韩国常规潜艇的续航短板日益凸显,而核动力潜艇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
![]()
根据韩美达成的共识,首艇预计2035年前下水,其核心战力来自国产 “玄武 - 4” 潜射导弹,这款被称为 “怪物导弹” 的武器,最大射程 800 公里、弹头重量达 2 吨,下降速度超 10 马赫,破坏力堪比美国 GBU-57 巨型钻地弹,专门针对地下掩体目标。
依托占据全球 40% 以上份额的造船工业,韩国巨济和蔚山造船厂已具备建造条件,只需注入美国提供的核燃料即可开工。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仍存在分歧,美方提议在美国费城造船厂建造,韩方则坚持本土制造核反应堆与潜艇本体,核燃料供应的《韩美原子能协定》修改也尚未敲定。
![]()
李在明在会谈中明确提出 “任期内恢复战时指挥权”,并非空谈而是底气十足。
数据显示,韩国当前军力达45万,2025年国防预算飙升至61.59 万亿韩元,占GDP 比重 3.5%,创历史新高。
这笔预算重点投向 “韩国型三轴体系”,包括3.2万亿韩元采购F-35A 战机、1.53万亿韩元完善导弹防御系统,还专门划拨 1 万亿韩元生产国产 KF-21 隐形战机。
更关键的是韩国正推进 “智能强军” 战略,2026年国防预算将再增8.2%,集中投资军用无人机、AI 战斗机器人和隐身技术。
美方对此给予积极回应,赫格塞斯称赞韩国的国防投入,暗示2030年前可能敲定指挥权移交时间表,但前提是韩军通过美方 “完全作战能力” 评估。
这一评估涵盖联合作战、情报共享等多项指标,韩国目前在精确打击、导弹防御领域的技术优势已获美方认可。
赫格塞斯提议的 “联合造船合作”,实则是美国破解造舰困境的关键布局。
当前美国海军仅 295 艘现役舰艇,距离 2045年扩充至500艘的目标差距巨大,而韩国造船业恰好能补位。其造舰成本仅为美国的一半,建造周期更是缩短至1/3。
![]()
今年4月,美国HII 集团已与韩国现代重工签署备忘录,计划让韩国建造 “阿利・伯克” 级宙斯盾驱逐舰,韩华集团还收购了美国费城造船厂,成为首个进军美国造船市场的韩国企业。
对韩国而言这是一笔双赢交易,既能获得美军隐身设计、舰载武器集成等核心技术转移,又能借助美国订单拓展军工出口。
目前韩国已向马来西亚出口 18 架 FA-50 战机,并推动 KF-21 战机进入菲律宾采购清单,试图打造东南亚军工市场 网络。
这种 “国防投入 — 技术升级 — 产业盈利” 的循环,正是韩国被美方称为 “模范盟友” 的核心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