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财经作家吴晓波一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的爆款文章,让普及率不足2%的智能坐便器意外“出圈”。十年后的今天,中国智能坐便器普及率提高至9.6%,逼近10%的关键普及节点。这十年间,中国智能坐便器行业完成了从“海外代购热”到“全球制造中心”的蜕变,产量连续四年突破千万台,技术上也实现核心零配件从外资垄断到可百分百国产替代,产品结构完成储热式向速热式、盖板向一体机的迭代,更诞生了轻智能坐便器这一中国特色品类。
![]()
如今,随着强制性产品认证(以下简称CCC认证)实施,以及AI与健康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坐便器产业站在了发展新阶段的起点上。面对以旧换新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低迷的挑战,智能坐便器行业将如何续写新篇?
产销量领跑全球,产业格局生变
经过十年高速发展,中国智能坐便器行业已坐稳全球最大生产国与消费国的“双宝座”。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智能卫浴电器专业委员会测算,2024年,中国智能坐便器产量为1372万台,同比增长8.5%,占全球产量比例超过70%。
单看国内智能坐便器市场销量,2014年时还不足30万台,到2024年已飙升至1220万台,暴涨40倍,增长势头令人瞩目。
这一跨越式增长的背后,是消费升级与产业成熟的双重推力。一方面,随着居民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升级、卫生间智能化改造需求增长,智能坐便器“清洁卫生、舒适便捷”的核心价值被越来越多人认可。另一方面,中国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降本、优化供应链效率,成功将产品价格从万元级拉至亲民的千元区间,让普通家庭也能轻松享受智能卫浴体验。
2025年,尽管智能坐便器行业迎来政策利好,首次被纳入以旧换新国家补贴范围,但因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消费信心低位等原因,市场迎来不小挑战。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5年1~9月,中国智能坐便器市场销量为220.1万台,同比下降5%;销售额为40.7亿元,同比下降14%。
据《电器》记者了解,九牧、恒洁、箭牌等一线品牌仍然保持较好的市场增量,但普遍销量增长优于销售额,这主要是产品均价下滑所致。二线、三线品牌市场压力较大,尤其是不少以代工为主的企业,规模下滑比较明显。
十年间,智能坐便器普及率大幅提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今年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中国智能坐便器市场普及率已提升至约9.6%。尽管相比日本近90%的普及率、韩国超60%的普及率还有很大差距,但距离10%这个关键普及节点仅一步之遥,行业即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
与此同时,中国智能坐便器的产业格局也迎来新调整。当前,广东已经成为最大的智能坐便器产区,其次是福建、上海、浙江等地。一位深耕行业10余年的资深人士向《电器》记者介绍:“潮州产区虽因早年聚集较多低质低价产品而面临口碑争议,但产能规模仍不可小觑,2024年产量约为400万台,预测今年全智能产品产量可达到200万台,轻智能产品产量可达到300万台。福建产区的增长基本靠头部品牌九牧拉动,今年九牧仍然保持了不错的市场增长,预估全年产量可达到350万台,继续撑起福建产区的行业地位。比较可惜的是浙江台州产区,此前在中国智能坐便器产业中是举足轻重的‘老大哥’,但近几年发展明显乏力,产业规模持续下滑。”他表示,2025年,部分台州智能坐便器企业更是陷入生存困境,尤其是以代工为主的企业,无论订单量还是产能利用率都远不如前,区域产业优势正逐步减弱。
轻智能产品异军突起,或将加速行业普及
智能坐便器在完成从储热式升级到即热式、从分体机迭代为一体机的两轮变革后,产品结构迎来第三次关键调整——轻智能产品加速崛起,市场占比大幅攀升。
所谓轻智能坐便器,就是去掉温水冲洗功能,保留坐圈加热功能的智能坐便器产品。在此基础上,部分机型还会根据需求增加除臭、自动翻盖、脚感冲水等辅助功能。
从品牌格局来看,轻智能坐便器市场的“玩家阵营”也在两年内完成了从“小众到主流”的蜕变。最初,这个赛道主要由潮州地区的小品牌主导,主打低成本、低价位,以性价比撬动下沉市场;但随着轻智能产品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容,越来越多头部品牌开始主动入局,九牧、恒洁、箭牌、松下、TOTO、东芝等品牌均进行产品布局。据某业内人士预测,目前轻智能坐便器在整体市场销量中的占比已经超过30%,但因为单价较低,所以销售额占比仅约为15%。
从市场需求来看,一方面,轻智能产品因价格更低,满足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需求,降低了智能卫浴的入门门槛;另一方面,该产品更适合“功能需求简单”的用户,比如更看重基础舒适感、对冲洗功能无依赖的群体。也正因如此,轻智能产品既分流了部分市场需求、对全智能马桶形成一定冲击,也成为拉低行业平均单价的关键因素。
行业对于轻智能产品快速发展的看法并不一致。一位业内人士直言不讳地道出自己的担忧:“从产品本质来看,轻智能产品是全功能智能坐便器的‘功能阉割版’。它的出现有现实需求支撑,中国仍有大量用户暂时无法接受冲洗功能,却被卫浴智能化趋势吸引,尤其认可坐圈加热带来的基础舒适感,这是它能快速打开市场的关键。”但他同时强调,温水冲洗才是智能坐便器的“核心灵魂”。他说:“这项功能带来的健康优势,是智能坐便器区别于普通马桶的关键价值。如果去掉这个核心功能,长期来看可能让消费者对‘智能坐便器’的认知产生偏差,误以为‘只要能加热就是智能’,反而模糊了品类的核心定位。”
美的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研发负责人李鹏展从行业普及的视角给出了不同观点。他说:“不可否认,轻智能产品因删减冲洗功能,成本和售价都大幅降低,短期内确实会对全智能市场造成冲击。但从长期来看,它更像智能坐便器的‘入门款’产品,对于此前从未接触过智能卫浴产品的用户而言,轻智能产品降低了尝试门槛,更容易被他们接受。用户使用轻智能产品后会逐渐感受到智能化的便利,等到二次更换时,基于对‘智能’的认可,很可能会升级到带冲洗功能的全智能产品,反而能加速整个品类的普及进程。”
由于轻智能产品最初多为中小品牌布局,且产品价格普遍较低,这为该产品带来了“轻智能=低质低价”的误解。TOTO有关负责人表示,轻智能产品只是根据部分用户需求减少了部分功能,而非品质降级。他进一步强调:“轻智能产品是普通产品到全智能产品的过渡,扮演着培养用户使用习惯的关键角色。因此,行业应该同样重视产品质量,保证用户好的体验。”这一观点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同。多位企业有关负责人呼吁,全行业应该齐心协力提高轻智能产品品质,让消费者看到“低价≠低质”,真正发挥轻智能产品的普及价值。
![]()
坚守产品质量底线,CCC认证实施加速行业洗牌
2025年国庆节假期,一则新闻为智能坐便器行业敲响警钟:广东惠州的李女士一家出游期间,家中使用仅1年的智能坐便器突发爆炸,不仅自家被淹,还牵连邻居家遭殃。据李女士透露,这款智能坐便器是某知名品牌的仿版产品,折后售价仅1090元。
事实上,智能坐便器的产品质量问题近年来一直备受行业关注。随着大量小企业乃至小作坊纷纷涌入赛道,行业整体质量门槛被拉低,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也随之走低。与此同时,白牌机、山寨机屡禁不止。这些产品不仅省去核心安全检测环节,更靠采用劣质配件压缩成本,甚至仿冒知名品牌的外观与型号,造成消费者混淆。某业内人士表示:“这些产品往往用一两年就坏了,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还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口碑。”
品质始终是行业发展的生命线。作为涉水涉电产品,智能坐便器的安全性尤为关键。对此,李鹏展给出了具体建议。他说:“智能坐便器企业不能只盯着市场增长,更需搭建完善的产品品质管理体系,并基于标准去梳理产品各项安全性能要求,以此为基础去做产品质量提升。”
2025年7月1日,智能坐便器正式实施CCC认证,未获得认证的产品不得出厂、销售。这一标志性事件被业内视为行业“洗牌”的开始,将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向“规范发展”转型。然而,《电器》记者在此次采访中得知,尽管CCC认证为行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但落地过程中仍有部分问题亟待解决。例如,某企业有关负责人抱怨CCC认证周期较长,但是部分产区的企业却因种种原因很快就能拿证;更有甚者,仍然有一些企业在销售未取得CCC认证的产品,例如9月30日潮州市曝光19个无CCC认证出厂销售的智能坐便器典型案例。更有某业内人士私下向《电器》记者透露,在CCC认证刚实施时,曾流传“认证标识可直接网购,张贴后即可上市销售”的说法。
同时,瑞尔特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有一些企业拿到CCC认证后就开始宣传产品质量如何优秀,但实际上CCC认证只是产品质量的合格线,属于行业准入门槛,并不能代表产品质量过硬。我们希望业内企业能真正聚焦产品质量提升,共同推动智能坐便器行业健康发展。”
![]()
实现跨越式突破,产品细节仍有提高空间
十年间,智能坐便器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技术,完成了一场跨越式突破。犹记得十年前,中国智能坐便器整机企业多以跟随模仿为主,更有部分核心零部件依赖外资进口。如今,中国企业已实现技术自主引领,核心零部件更实现100%国产化替代。
如今,各企业纷纷将健康作为技术升级的核心方向,推出针对性创新方案。例如,恒洁在智能坐便器上增设外接水源口,可灵活适配净水、生理盐水、药浴洗剂等不同需求,实现多场景特殊清洗;箭牌将健康监测技术融入产品,不仅能检测尿糖、尿蛋白、尿酮体等关键身体指标,还支持心电检测功能。
与此同时,行业始终以用户痛点为核心,持续推进产品体验迭代。例如,据美的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卫浴销售负责人吴恒介绍,东芝智能坐便器围绕用户实际使用场景做了多重优化。例如,针对久坐腿麻问题,设计了大U型加宽坐圈,符合人体工学,避免腿麻;坐圈感应模式从电容式单点感应升级为全域重力感应,避免使用过程中挪动身体导致加热失效;通过技术优化,将冲水噪声降至46dB(A);陶瓷体采用无棱边设计,减少清洁死角,让日常打理更省心。
随着智能技术的加速渗透,部分智能坐便器企业还将AI技术深度融入产品功能,核心应用方向集中在AI健康管理、AI智能控水、AI人体智慧识别等领域。
科勒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几年,中国智能坐便器企业的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核心功能各企业基本已实现,能为用户带来良好体验。不过他也提到,坐圈加热均匀性、清洗水流的细腻度与温度稳定性等细节仍有提升空间,而这类细节优化,或将成为智能坐便器行业未来的重要升级方向。
十年磨一剑。从吴晓波“日本背马桶盖”引发的行业反思,到如今中国成为全球智能坐便器生产大国、消费大国,中国智能坐便器行业完成了一场精彩的“逆袭”。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中国智能坐便器行业需要继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并坚守品质底线,让智能坐便器走进更多家庭。(本刊记者 李曾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