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初乌克兰的钱从哪儿来?” 欧盟经济事务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的追问,戳破了欧盟 “团结援乌” 的表象。
11月初马德里闭门会议刚结束,35国代表连份公开声明都没敢发,这被要求 “上交手机” 的秘密磋商,暴露的正是欧盟援乌资金链即将断裂的现实焦虑,现有援助预计明年3月底耗尽,而填补缺口的1400亿欧元 “赔偿贷款” 计划,正卡在比利时的否决票上。
事实上,自乌克兰危机持续以来,欧盟几乎承担起了“提款机”的角色,大量资金通过贷款和援助送入基辅。如今爱心“余额不足”的问题正摆上桌面。
据欧盟经济事务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发出的警告,明年3月底,现有的援助资金将彻底耗尽,而填补这个巨大的缺口需要约1400亿欧元。1400亿是什么概念?对于大部分欧盟成员国来说,这是一笔让预算头痛的巨款,而且这不是一次性支付,这只是乌克兰未来两年的财政需要。
![]()
既然预算跟不上,欧盟的算盘打到了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上。据统计,欧盟目前冻结了约2100亿欧元的俄罗斯资产,九成集中在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这笔钱堪称“坐拥金山”,自然成了拖延危机的“救命稻草”。
那么问题来了:指望这笔钱不是难,而是难上加难。比利时首相德韦弗率先“泼了一大盆冷水”,他在欧盟峰会上表示,如果没有全面的担保,这笔钱想都别想。“动了就是烫手的锅,”他的担忧源于几点:一旦动用这些被冻结的资产,势必触动俄罗斯的神经,国际司法诉讼甚至经济制裁报复接踵而至。
![]()
更何况,如果外界认为“存在欧洲的资产可以因政治形势变化随意被没收”,那么欧洲金融体系的诚信恐怕就此坍塌。
比利时这一次不想当出头鸟,也不是无理取闹。就算欧盟高层各种保证风险“可控”、损失“兜底”,还是无法打消比利时的忧虑,尤其是当其他国家也没打算轻易站队时。
比利时反对,其他成员国的态度也显得极其微妙。卢森堡要求进一步明确法律责任,意大利担心动用这笔钱会引发金融波动,匈牙利更是公开反对。
![]()
令人意外的是,作为欧盟传统上的领导力量,法国私下也表达了对这项计划的顾虑。欧盟高层几次承诺“风险可控”,但成员国们显然不买账,在这件事情上反而表现出高度一致的“不情愿”。
于是,欧盟委员会决定给大家上“狠招”:如果动俄资产这笔账谈不拢,那成员国干脆掏自己的钱,用“联合借贷”方式发行债券,直接筹措援助资金。表面上,这似乎是一种逼迫大家做抉择的解决思路。
![]()
但仔细一想,这方案和逼宫没什么区别。更何况,“自掏腰包”的方案对于这些背负不同压力的国家,更加不可行,德国和荷兰从来以预算严格而著称,绝不愿为了乌克兰多花纳税人的钱,法国和意大利本身债台高筑,处理自己国内的账单已经够头大,哪里有余力再帮乌克兰一把?这种为了迫使大家解决资金困局而强行推出的选项,非但没有推动共识,反而进一步暴露了欧盟内部的分歧和矛盾。
其实,欧盟陷入这种困局并非偶然。相比于简单的“乌克兰需要钱欧盟就该帮”的道义逻辑,现实问题要复杂得多。这里面掺杂着经济、能源、政治等多方面的考量。
![]()
现阶段,大多数欧盟国家除了面临前期制裁俄罗斯所带来的经济代价,还被能源价格飙升压得透不过气。尽管表面上,成员国们在对乌克兰的支持上口径一致,但“真的一致”的问题却从来难以掩饰。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已经多次公开表示对持续援乌的质疑,而像德国这样的国家,虽然嘴上鼓励支持乌克兰,但实际行动中却十分谨慎。
道义归道义,可现实更复杂。欧洲本身经济不景气,要么外债高筑,要么内部矛盾横生。提供大量财政援助给乌克兰,短期没成果,长期又像无底洞,谁都不敢轻易下血本。
而更重要的是,这次危机揭示的是欧盟内部对于地缘政治的犹豫态度,援助乌克兰既是欧盟维护自己地缘影响力的一种尝试,也是变相在帮美国分担阵营成本。但真要继续往里投钱,谁都怕先把自己拖垮。
说到底,这件事的核心并不是“帮不帮乌克兰”,而是“帮到什么程度,以及谁来负责”。10月时召开的欧盟峰会,愣是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只能拖延到12月继续讨论。
声明中一句“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应保持不动”看似平稳,没有明确争议,可偏偏,同一个声明中又多了一句“承诺满足乌克兰的财政需求”。一边冻住俄罗斯的钱不动,一边又要给乌克兰填资金缺口,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态,无非是将问题进一步搁置。
![]()
而俄罗斯的态度也更加令欧盟不安。克里姆林宫早就发出警告:如果欧美动用俄资产,将被视为彻底的“盗窃行为”。这意味着,俄罗斯的报复可能不仅限于法律和外交层面,还可能波及到经济领域,甚至直接扣押西方资产以牙还牙。动荡和不确定性,只会让本就不安全的欧洲经济环境再添变数。
站在现在的节点上,欧盟不仅要咬牙想办法解决乌克兰的救助问题,更需直面内部的裂痕。东布罗夫斯基斯的警告并非危言耸听。拖得越久,情况越复杂,乌克兰的生存危机更加严峻,曾经那些高调的援助承诺越发像“信誉危机”。
而即将到来的12月欧盟峰会,也许不是最后期限,却可能是一个关键的风向标。如果届时仍然拿不出可落地的计划去为乌克兰“买单”,那不仅乌克兰未来的命运难以预测,欧盟自身的团结形象恐怕也要经受严峻考验。这次关于援助的讨论,一个月后是临时的终点,也是更多争论的开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