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别让“小眼镜”绑架童年>>>
“视力解放”说明书
![]()
![]()
为眼睛装上“超广角”
![]()
![]()
![]()
![]()
“睛”彩童年不“镜”界###
保护视力
- 爱护眼睛 -
近年来,视力问题和牙齿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儿童和家长的两大难题,家长们都说:眼睛和牙齿都没问题的娃比6房榴莲还报恩!

孩子的视力,就像一棵正在生长的小树。它需要充足的“阳光”(户外活动),需要适度的“养分”(用眼卫生),更需要我们及时修剪“歪枝”(不良习惯)。 如何才能科学灌溉,让这棵“视力之树”茁壮成长?
日常生活中,孩子如果双眼长时间紧盯屏幕,很容易导致视疲劳,增加近视发生的风险。近视年龄越小,度数进展越快,发展成高度近视的概率也越高。迄今为止仍没有医疗技术能彻底治愈近视,近视的防控关键是要保护好儿童的“远视储备”,核心是“抓早”“抓小”。
![]()
2018年我国率先提出近视防控战略:教育部等八部门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的目标。接下来我们就近视防控问题正式进入N连问——
科普时间
近视防控N连问
![]()
![]()
#什么是远视储备?它对于防控近视有什么意义?
![]()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眼球为远视状态,屈光度数平均为+2.50—+3.00D,这种生理性远视称为远视储备。随着生长发育,儿童青少年眼球的远视度数逐渐降低,一般到15岁左右发育为正视眼(屈光度数为-0.50—+0.50D之间),这个过程称为“正视化”。由于过早过多近距离用眼,部分儿童青少年在6岁前即已用完远视储备,使其在小学阶段极易发展为近视眼。多带孩子在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用眼,可以有效保护远视储备。
#为什么多参加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
![]()
科学证明,户外活动时间与屈光度数、眼轴长度呈显著相关,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是最有效、最经济的近视防控方法。一般建议每天户外阳光下活动不少于2小时,或者每周累积达到14小时。户外活动的关键是“户外”,而不是活动内容、方式和强度等。即便是阴天,户外活动也有视力保护效果。
![]()
#什么是近视?
![]()
正视眼是指5米远以外的平行光线入射调节放松的眼球,通过眼球光学系统清晰成像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上,正常的眼光学系统取决于眼球的屈光力和眼轴长度等参数的匹配。
近视是指5米远以外的平行光线入射调节放松的眼球后,通过眼球光学系统,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像,其主要原因是眼轴过长,或者眼的屈光力过大,或者眼轴与眼的屈光力等其它光学参数失去匹配而造成。2024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将近视分为低度近视、中度近视和高度近视。若近视度数高,同时伴有眼底结构和功能损伤性改变,则称为病理性近视。
#出现哪些现象,要警惕出现近视问题?
![]()
当孩子反映看近清楚、看远模糊,或家长观察到孩子有眯眼视物、频繁眨眼、习惯性揉眼、皱眉、歪头视物等现象时,应及时带其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眼科检查,可选择通过散瞳验光查清楚远视储备,检查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作出精准诊断。如果确诊为近视,应遵从医嘱进行科学的干预和矫治。
![]()
#如果近视了,一定要配戴眼镜吗?
![]()
确定已经近视,要去专业机构检查和矫治。一般近视度数75度以上的,或裸眼视力低于4.9,建议配戴合适的眼镜。对于75度以下的,可以在有需求的时候配戴眼镜,是否戴镜或长期戴镜来预防近视或者控制近视增长,需结合专业检查后由专业视光医师或技师来确定。
#长期戴眼镜会使眼睛变凸吗?
![]()
导致眼睛变凸的原因是近视,近视度数增加,眼轴增长,使眼球看起来凸出。变凸不是因长期戴眼镜引起的。发现戴上眼镜后,眼睛看上去有些变形,是因近视镜片存在一定的像的缩小作用引起的。
![]()
#过了18岁以后,近视还会增长吗?
![]()
一般情况下,近视度数随儿童生长发育逐年增长,至18岁左右趋于稳定,但存在个体差异。成人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或者从事特殊职业,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也会导致视疲劳和度数加深。成年后如果近视度数依然继续增长,需要到医疗机构进行眼病如青光眼、病理性近视的排查。病理性近视存在度数终生增长的可能性。
#父母近视,孩子一定会近视吗?
![]()
父母都近视的孩子不一定会近视,但近视的风险大大增加。有关研究表明,同等条件下,与父母都不近视的孩子相比较,父母中一方近视的孩子,发生近视的概率高2.1倍;父母双方都近视的孩子,发生近视的概率高4.9倍。概率增加不代表一定会发生近视,如果后天眼睛视力保护好,有助于降低近视发生的概率。近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即使父母双方均不近视,在后天用眼负荷过重的情况下,孩子也可能会发生近视。
![]()
#散瞳会伤害眼睛吗?
![]()
平时所说的散瞳验光,科学名称为睫状肌麻痹验光,指的是使用药物让人眼的睫状肌放松下来,让验光更准确。散瞳期间孩子会有视近物模糊、畏光等症状,在药物作用消除后,模糊感和畏光的感觉就会消失。散瞳需在专业眼科或视光医师检查给予医嘱后才可进行,切勿自行散瞳。
#临床上常用的矫正和干预近视的方法有哪些?
![]()
以下方法具有比较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①框架眼镜:单光眼镜(用于近视矫正)、特殊光学设计的功能性眼镜(矫正并延缓近视进展);②接触镜: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特殊设计的软镜,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镜),因接触镜与人眼表面相互接触或作用,需特别关注安全监控;③药物: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低龄儿童使用或长期使用,需关注其安全性。4、哺光仪;
![]()
#周边离焦眼镜能有效延缓近视进展吗?
![]()
周边离焦眼镜是应用于近视防控的特殊设计的功能性眼镜,目前包括各种微透镜设计及改变对比度设计等。研究显示,周边离焦眼镜能有效控制近视的进展,和普通的光学眼镜比较,大约达到20%—60%的延缓作用。周边离焦眼镜因其配戴方便、不良反应少、没有年龄限制等优势,成为临床近视防控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目前市场上功能性眼镜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建议选择专业的机构进行验配。
#使用0.01%阿托品要注意哪些问题?
![]()
研究发现,在低浓度阿托品中,0.01%阿托品滴眼液可有效延缓近视进展,且反弹较小,副作用更小,是目前我国循证医学证明唯一有效防控儿童近视的眼用制剂,已经获批上市。但也有少部分儿童在使用药物时有过敏、畏光等反应,需要在医生监测下使用。
![]()
#市场上一些训练或者仪器号称可以逆转视力,是真的吗?
![]()
2019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从事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的机构或个人不得在开展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等表述,误导近视儿童青少年和家长。不得违反中医药法规定冒用中医药名义或者假借中医药理论、技术来欺骗消费者,谋取不正当利益。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与发展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家长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应转变“重治轻防”的错误观念,坚持抓早、抓小,实施全面视力健康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保护视力
积极控制 延缓近视
![]()
![]()
如能积极进行近视控制,儿童青少年的近视发展课可以延缓甚至是停止,其正确做法包括:
![]()
1、改变用眼行为和用眼环境
⚫增加户外活动,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调查证实,每天户外活动累计达到3小时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没有近视。
⚫尽可能的减少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
⚫应劳逸结合、间断用眼,每读写40分钟左右,户外休息或远眺5-10分钟。
2.定期检查和进行规范的视力矫正,选择规范的、适宜的近视控制方案
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以及一些特殊设计的镜片和隐形眼镜等,经过临床研究证实,有一定延缓近视发展的作用,可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选择使用。
【科学用眼 护眼须知】
⚫姿势正确:看书距离,一尺一拳一寸;
⚫3个20原则: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以外20秒;
⚫科学膳食:不挑食,多吃蔬菜,少吃甜食;
⚫户外活动:每天户外活动两小时以上;
⚫注意光线:避免在过强或过暗光线下用眼;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注意环境:避免走路、车上、躺床上看书/看手机;
⚫少用电子产品:2岁以下儿童不看电子屏幕;
![]()
我们无法替孩子看遍世界,但我们可以给他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保护视力,是一份送给孩子受益终生的礼物。
童年应该是五彩斑斓的,不该被模糊的视野和厚厚的镜片所限制。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用最明亮的双眸,珍藏这世间最美好的风景。
审核:娜姐
主编:敏儿
编辑:蕾蕾
来源: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
01
02
0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