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变“夺权”?荷兰的操作有点迷
安世半导体本来是荷兰本土的企业,前几年,中国闻泰科技把它成功收购了。
![]()
这在商业领域里,本来就是很正常的市场整合操作,大家都想着靠优势互补赚钱。
中方收购后也没瞎折腾,没强行改企业文化,也没大规模换人手,就是想安安稳稳把企业做好。
可谁能想到,今年9月底画风突变,荷兰政府突然跳出来,拿“国家安全”当借口,要求调整企业管理层。
![]()
一个半导体企业的日常运营,怎么就跟国家安全绑上了?这理由实在有点牵强。
然而,荷兰方面全然不顾其他,径直对安世半导体的架构进行了改写,在此过程中,中方原本所拥有的主导管理权,也在潜移默化间被逐步褫夺。
最明显的就是中国籍CEO张学政,直接被请出了岗位,之后的操作更让人摸不着头脑。
![]()
荷兰方面说中国子公司“操作不规范”,但你要让他们拿出具体证据,却啥也没有。
本来想觉得只是简单换管理层,但后来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他们一边含糊其辞地指控,一边悄然收紧控制权,手段隐晦而狡黠,在这般操作下,中方于公司内的决策权被禁锢得毫无转圜余地,几近丧失自主空间。
![]()
很显然,这不是简单的管理层变动,就是冲着削弱中资掌控力来的,把本该董事会决定的事,硬生生变成了政治干预的结果。
话又说回来,中方一直没想着把矛盾闹大,毕竟供应链稳定对大家都好,11月1日商务部明确说了,符合条件的出口会豁免。
中方这么做,就是想把事情拉回商业正轨,可荷兰总部的反应,却跟中方的诚意完全对着干。
![]()
中方释善意遭冷遇,这场博弈的核心是啥
中方答应发货后,荷兰那边突然提要求,让先付晶圆采购费。
搞不清的是,这些晶圆本来就是中方工厂负责采购生产的,放在平时,这类内部资金流转走账期、对账就行,现在却成了“先付款再供货”的条件。
![]()
这哪儿是正常的财务安排,分明就是借机施压。
更让人意外的是,当地时间11月5日,荷兰总部直接在官网上说,不恢复张学政的职务。
一边用财务卡脖子,一边在人事上彻底排除中方,荷兰的心思很明显,就是想牢牢攥住企业的核心命脉。
![]()
我觉得荷兰这波操作真的不地道,中企是真金白银收购的企业,本来就该拥有相应的管理权。
当下,荷兰以“国家安全”之名无端介入,将商业合作政治化,此等行径,既悖逆市场规则,破坏公平营商环境,又令海外投资者心寒,实不可取。
安世半导体之事并非个例,近年来,众多中企于海外开展收购业务时,遭遇“安全审查”之类状况的情况屡见不鲜,此类现象值得关注与深思。
![]()
本来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却总被戴上政治帽子,中方一直都在坚守底线,安世中国不仅继续发货保障客户利益,还在推进自主化减少依赖。
中方是想合作的,但合作得建立在对等尊重的基础上,不能一方说了算,荷兰这么折腾,怕是最后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营商环境讲究的是稳定和信任,现在随便就干预企业管理层,以后其他国家的企业去荷兰投资,不得心里打鼓?
![]()
须知半导体产业遵循全球分工模式,如此单边行事,极有可能扰乱供应链体系,所谓“唇亡齿寒”,最后恐自食恶果,使自身也遭受不利影响。
说到底,商业的本质就是互利共赢,把企业当政治博弈的工具,真不是明智之举。
希望荷兰方面能早点醒悟,回到商业轨道上来。
![]()
毕竟,凭借政治干预难以换取长远发展,唯有恪守规则、相互尊重,以真诚与理性构建合作基石,方能在时代浪潮中稳健前行,抵达更为辽远之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