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钨这种金属在工业和军事上特别关键,因为它的硬度高,熔点也高,能用来做穿甲弹和各种工具。全球钨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手里,中美俄就是其中三个大头。
标题里提到美国有14万吨,俄罗斯45万吨,那中国到底有多少?根据最新数据,中国探明钨储量达到230万吨,远超其他国家。
这数据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2023年的统计基本没变,到2024年全球总储量大约440万吨,中国占了52%左右。简单说,中国是钨资源的老大,这让它在国际市场上话语权很重。
![]()
先说说钨的重要性吧。
钨不是随便什么矿,它被列为战略资源,因为在国防和科技领域不可或缺。比如,坦克的穿甲弹头就得用钨合金,要不然威力打折扣。
高温合金、灯丝、刀具,这些东西都离不开钨。全球需求每年在增长,特别是电动车和新能源行业开始用钨做电池材料。
2024年,全球钨产量大约8.1万吨,中国贡献了超过80%,俄罗斯和越南跟在后面。美国基本不产了,全靠进口。这就看出储量和产量不是一回事,有储量不等于就能挖出来用。
![]()
美国钨储量14万吨,主要在西部州份,像加州、科罗拉多和内华达。这些地方地质条件复杂,矿床多藏在山里。
上世纪80年代,美国还有柯蒂斯钨公司和斯特勒蒂吉克矿产公司两大企业,产量一度排世界前三。但后来中国廉价钨涌入市场,美国企业撑不住,纷纷关门。
从2015年起,美国本土商业开采基本停了。现在,美国钨消费全靠进口,中国占了三成来源。
俄乌冲突后,美国给乌克兰送弹药,国内钨短缺闹得慌。2023年8月,美国派人去韩国考察桑东钨矿,希望年底能重启,从别处补供应。这反映出美国对钨依赖外国的尴尬处境,储量虽有14万吨,但实际利用率低,战略上是个隐患。
![]()
俄罗斯钨储量45万吨,排全球第三,主要分布在北高加索、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这些矿床大多是原生矿,伴生钼、铜、铋、金银等金属。
远东占了全国钨预测资源的六成,滨海边疆区和阿穆尔州潜力大,马利诺夫矿和盖特坎其克矿各超5万吨。
但基础设施差,道路不好,冬天还冷,开采成本高。目前,开采集中在东方二号和莱蒙诺夫矿,年产量3000吨左右。
矿石挖出来后,得用西伯利亚铁路运到欧洲部分和乌拉尔冶炼,路途长,费用多。俄乌战争以来,俄罗斯钨需求回升,产量排世界第二。
但为了保国内供应,2023年下半年禁了废旧稀有金属出口。这政策直接影响全球供应链,俄罗斯想自保,但也暴露了开发瓶颈。
中国钨储量230万吨,全球第一,占比六成以上。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南、河南、甘肃、广东这些省。
江西赣州叫钨都,浮梁朱溪和大湖塘两大矿都在那儿,形成赣南、赣西北、赣东北三块集群。湖南和河南储量次之,甘肃和广东也有份额。
从历史看,民国时期中国钨产量就领先,1936到1939年出口5400多吨给德国,换军火。80年代后,产量暴增,年产钨精矿超6万吨,2000年后占全球八成。
到2023年,勘探出近400处矿床,资源控制严。作为战略资源,中国实行出口总量控制,这在国际风云里是个底牌。相比中美俄,中国不光储量大,产量也稳,产业链完整,从开采到加工一气呵成。
![]()
对比三国,美国储量最小,只有14万吨,生产停滞,依赖进口多。俄罗斯45万吨,中等水平,但开发受限,产量虽第二,实际满足不了全部需求。
中国230万吨,遥遥领先,产量霸榜。这差距不是随便来的,受地质、政策、经济影响。
美国关矿是因为市场竞争,俄罗斯基础设施拉后腿,中国则靠资源优势和管控占上风。全球钨市场,中国一手遮天,其他国家想多元化供应,但短期难撼动。
![]()
再深挖点,钨储量影响地缘政治。俄乌冲突让西方意识到钨短缺风险,美国和欧洲开始找替代来源。韩国桑东矿重启就是一例,澳大利亚储量57万吨,也在加大投资。
2024年,全球钨储备总计460万吨,比前一年增4.55%,但中国还是半壁江山。俄罗斯虽有45万吨,战争下产量回升,但二级制裁限制出口。
美国的14万吨储备虽小,但政府推国防生产法,2025年奖了620万美元给本土企业,试图重启矿业。
![]()
生产方面,2024年全球产量8.1万吨,中国6.7万吨,俄罗斯2000吨,美国零。越南和朝鲜产量也上千吨,但储量不如中美俄。中国出口限制从2024年底加强,影响全球价格。
钨价2024年跌了8美元每吨,但需求增长,未来可能反弹。国防用钨占大头,美国弹药消耗让库存紧,俄罗斯优先军需。
历史角度,钨贸易早有故事。中国民国时钨砂值钱,100斤卖50多银元。80年代中国产量跃升,挤掉美国企业。
![]()
现在,中国钨产业集群化,江西省贡献全国七成以上。俄罗斯远东矿区虽富,运输成本高,年年影响效率。美国西部矿区地质好,但环保法规严,开采难批。
未来看,2025年钨市场动态多。中国出口管制让西方加速本土开发,美国瞄准内华达旧矿,俄罗斯推滨海边疆区项目。
但全球储备有限,需求从新能源和军工双推,价格波动大。三国储量对比,美国14万吨短板明显,俄罗斯45万吨潜力待挖,中国230万吨稳坐钓鱼台。这格局短期不变,但多元化努力会慢慢改变供应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