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赵琳
“曾经觉得自己没什么本事,直到今天分享‘高光时刻’,才发现原来我也有闪光点,我会借助自己的优势找一份热爱的职业,好好生活!”11月5日,在郸城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司法社工开展的“探索自我潜能,锚定人生方向”职业规划帮教活动中,帮教对象小磊(化名)面对检察官的提问,眼神里透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活动从“高光时刻”分享环节拉开序幕,迅速打破了现场的沉默。“我曾经帮家人修好了卡顿的电脑,反复试了好几次终于成功!”“我之前用工具帮邻居修好漏水的水管,那是我第一次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感觉特别有成就感!”……这些看似微小的“高光时刻”,却是帮教对象潜能的真实映照。司法社工适时引导,帮助大家从这些具体事件中提炼沟通能力、动手能力、耐心细致等个人特质,逐步唤醒他们对自身潜能的认知。
“你的优势是什么?机会在哪里?有哪些需要警惕的风险?”司法社工带领帮教对象学习使用SWOT分析法,引导他们系统梳理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有人写下“朋友多,人缘好”作为优势,也有人坦诚“法律意识薄弱、容易冲动”是待改进之处。社工进一步启发大家思考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抓住机会、应对挑战。
为将自我认知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职业路径,司法社工指导帮教对象运用SMART原则(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时限性)设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目标。例如帮教对象小乐(化名)便从“想学汽修技术”的初步意向,细化为“半年内学会汽车打蜡、清洗内饰两项技能,并考取相关入门证书”的具体规划,认真填写的SMART目标计划卡上,每一笔都承载着对未来的期许。
职场法律与权益保护环节,检察干警结合真实案例,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劳动合同签订、工作时间、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关键内容展开讲解,剖析职场常见侵权行为,不仅帮助帮教对象明晰合法就业的法律底线,更教会他们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为顺利融入职场筑牢法治屏障。
本次职业规划帮教活动以“优势视角”为引导,摒弃“纠错”思维,转向挖掘个体潜能,有效提升了帮教对象的自我认知与职业规划能力,为其顺利回归社会、实现人生转轨夯实基础。下一步,郸城县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帮教模式,精准引导每一位迷途少年重拾星光,照亮回归之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