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刘森君
![]()
深圳机场主题打卡点。受访单位供图
![]()
全运会优先道。受访单位供图
“十五运专属公交”街头开跑,在大街小巷传递着全运热情;各地健儿相继抵深,脚步轻快、面带笑容;“红马甲”志愿者身影忙碌,在交通场站答疑指路。
作为十五运会重要赛区,深圳正以高效、智慧、温暖的交通保障体系,迎接八方来客。
从城市主干道到赛事场馆周边,从公共交通服务到专项运输调度,一张覆盖全域、精准响应的交通网络已经织就,为“十五运时间”提供坚实支撑。
![]()
新合路(体育一路-比亚迪路)人行道修复工程。受访单位供图
道路焕新,畅通赛会“主动脉”
十五运会开幕在即,交通保障的“发令枪”早已打响。
今年以来,深圳交通部门提前谋划,围绕全市25个场馆、24家接待酒店,以及深圳北站、福田站、深圳站、宝安国际机场“三站一场”的周边道路,系统制定提升方案,聚焦赛事保障核心需求,全面提升机动车道、慢行系统与沿线设施等。
同时,深圳湾体育中心周边道路修缮、光明国际马术中心配套道路工程等71个道路提升项目加快推进,道路功能进一步完善。
“到目前,我们已开展3轮全面排查,对287条涉赛道路加强巡查养护,做到‘每日一巡’,详细掌握涉赛道路状况,有问题及时发现、上报、处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坑槽填平了,道板加固了,路面平整了,巡查中发现的道路病害均在第一时间得到修复,让道路更平整,出行更安全。
城市细节也在悄然更新。南山后海大桥、福田农林南天桥、罗湖老街地铁站……18处“城市打卡点”亮相街头,蓝色标线划定专属区域,市民游客驻足留影,记录深圳之美。
在城市重点路段和片区,中英双语标志陆续“上岗”。场馆周边,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共享单车停放区有序设置。多条赛事专线公交巴士陆续开通,绿色出行蔚然成风。
残特奥会保障同样细致入微。深圳交通部门专项改造无障碍车辆,配备坡道装置、轮椅固定器、随车医护设备等,7×24小时服务保障。在残特奥会自行车赛保障中,驾驶员凌晨3点就开始检查车况。赛事运输准时准点,市民出行不受影响。
![]()
赛事保障车辆接送运动员抵离。受访单位供图
专业保障,护航赛事“零延误”
10月14日—19日,十五运会模型(航空)项目在龙华赛区举办。23支代表队、281名选手,在三大场馆间展开六大项目角逐。这是全国首个采用“场馆集群”模式的航模赛事,设备跨馆运输难度极大。
公交变身“移动安防舱”,航模运输专车专管。车内,设备按类分箱、精准标识,附详细清单,清点效率大幅提升。
锂电池是安全管控的重中之重。“赛前检测+途中防护”双管齐下,全程严防风险。所有锂电池必须符合UN38.3国际标准,严禁改装。运输途中,锂电池放进专用箱,防火、防短路,设有烟雾报警装置。运输车辆统一配备灭火器、吸液垫,驾驶员均通过专项应急处置培训。
赛事密集开展,深圳交通以专业的运输保障筑牢安全底线,也以零延误、高效率的服务,畅通赛事运转各环节。
10月14日—25日,十五运会足球项目(U18组别)在福田、宝安、龙岗、光明四大赛区同时开赛,深圳交通保障首次实现跨赛区联动运营。
“统一指挥、精准调度、科技赋能、应急兜底”,四大策略协同发力,成效显著。赛事期间累计投入各类交通保障人员1149人次,车辆828台次,发车1295班次,运送技术官员、运动员等11357人次。针对12支参赛队伍及技术官员群体,深圳市交通部门量身定制“一赛一队一方案”,专人接送、预警避堵,根据训练比赛时间灵活调整,最终实现运输准点率100%。
11月5日—6日,马拉松游泳项目在大鹏开赛。深圳交通保障团队密切对接,车辆调度随需而动。利用智能监控系统,车辆备车、发车、运行、到达等各环节一目了然。酒店内外停车场资源被充分利用,设贵宾、运动员、技术官员、志愿者等7类专用停车场,6个志愿者执勤点有序引导,车辆进出顺畅,停放高效。
高效、有序、快捷,赢得各参赛队伍一致好评。
![]()
工作人员帮助运动员放置行李。受访单位供图
服务升温,传递城市“暖实力”
交通服务,是城市温度的直接体现。
作为“城市会客厅”,深圳机场的网约车乘车点焕然一新。A区通道以蓝、绿、橙三色区分,司机按色进入,乘客对接上车。雨棚、柱面、停车位整体涂装,同色灯带指引,秩序井然,等候不再迷茫。
在机场地面交通中心一层,“坐等车来”室内候车区安静舒适。这里采用预约上客模式,空调凉爽、座椅舒适,还能随时给手机充电。“就像在贵宾厅等车,体验很好!”一名旅客称赞道。
面对日益增多的国际旅客,深圳公交服务也在持续优化。今年上半年,经深圳各口岸出入境的外籍人员达343.2万人次,同比增长39.2%。
语言不通不再是障碍。5000多辆“小黄帽”出租车装上“AI智能翻译器”,140多种语言实时翻译,驾驶员与外国乘客打破沟通壁垒,畅快交流。
暖心服务时时上演。近日,保障人员卢满生在完成运动员接送任务后,注意到一名外籍旅客在深圳北站焦急徘徊。他立即上前,联动同事借助翻译软件耐心沟通,引导协助其顺利购票。
夜幕降临,“湾区之光”摩天轮彩灯流转,与道路上川流不息的车灯交相辉映。一辆载着运动员的大巴安静驶过,车窗内映出年轻而专注的面庞。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从场馆周边焕然一新的道路,到精准高效的跨赛区调度,再到机场车站的多元服务,深圳的交通保障体系正在全运会“大考”中持续升级,不仅服务于赛事本身,更惠及广大市民和每一位来访者。
条条道路通向赛场,也通向更好的城市体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