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养出一“白眼狼”?
赖账中国4亿美金,赶走中企高管后,竟然还好意思喊话:希望中企涨工资,非洲这个小国到底哪来的底气?
2025年春天,非洲内陆国家尼日尔突然上演了一出“恩将仇报”的剧本。
3月13日,尼日尔军政府一纸政令,把三名中国石油企业高管赶出国门,限时48小时离境。
与此同时,中资企业账户被封、酒店执照被吊销,整套操作堪称“清场式驱逐”。
更离谱的是,刚赖掉中国4亿美元原油预付款,转头却又喊话:希望中企继续投资,还要“适当涨涨工资”。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商业纠纷,而是资源民族主义、政权博弈和大国角力下集中爆发的产物。
曾经靠中国投资起死回生的尼日尔石油产业,如今却反咬一口,把中国当成背锅侠。
问题来了,这个连炼油厂都不会自己开的小国,哪来的底气敢这么横?
时间倒回到20多年前,那时候的尼日尔,几乎是全球能源投资者的“避雷区”,西方石油巨头一个个撒手不干,嫌那里自然条件恶劣、回报太低。
一个“坐在金山上”的国家,竟然因为技术和资金短缺,连本国人民的油都炼不出来。
中国来了,砸下46亿美元,干了别人不愿干、也干不了的活。
中企不仅在沙漠里建油田、修管道,还盖起了尼日尔历史上第一座现代化炼油厂——津德尔炼厂。
从“零产油”到“90%自给”,从“纯靠进口”到“出口创汇”,尼日尔石油业的逆袭,全靠中国埋头干。
不仅如此,中企还带来了500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让大量尼日尔家庭摆脱了贫困。
更别说那些围绕油气产业衍生的配套经济,餐饮、运输、安保全都火了起来。
中国的到来,让尼日尔从“守着金饭碗挨饿”变成了“靠着中国过日子”。
2024年,尼日尔财政吃紧,军政府找中企借了4亿美元预付款,承诺以后用原油偿还。
结果油还没送来,就先把人赶了,这不是赖账,是明摆着甩锅。
军政府的借口:一个是外籍高管工资太高;另一个是中企不肯采购本地产品。
真相是这样吗?被驱逐的中国高管月薪约1.16万美元,是的,不低。
但这些人负责整个炼油厂和油田的运行,是靠几十年经验撑起来的班子,而本地员工月均薪资1200美元,已经是尼日尔最低工资标准的两倍多。
再说“本地化采购”,尼日尔本身工业基础薄弱,连最基本的设备都得进口。
让企业100%本地化采购,岂不是强人所难?中国企业在能采购的地方早已尽力,甚至专门成立团队培训本地员工,带动周边产业。
所谓“工资不公、公平采购”的说法,不过是找个台阶,好掩盖军政府财政吃紧、又不想还钱的真相。
这波“翻脸”,背后其实有三层算盘。
第一,政治上,军政府是靠政变上台的,合法性本就脆弱,为了转移国内压力,他们急需一个“替罪羊”。
于是把中企包装成“外来剥削者”,高举资源民族主义大旗,既能收割民族情绪,又能暂时稳住局面。
第二,经济上,军政府认为中国离不开他们。
尼日尔的铀矿,占中国核燃料进口的12%,关系到17座核电站的运转,他们赌中国不会翻脸,最终还得乖乖妥协。
第三,背后还有人撑腰。
法国失去了这块殖民地“后花园”,一直暗中活动,美国则在去年提供了5亿美元援助,摆明了要“搅局”,遏制中国在西非的影响力,还有俄罗斯的瓦格纳集团,也在资源换军事支持的老套路上发挥作用。
尼日尔觉得自己成了“香饽饽”,有的是人愿意接盘,自然底气十足。
但这些“靠山”能替你运营炼油厂吗?能给你输送成品油、带动就业吗?恐怕连账都算不明白。
驱逐中企后,尼日尔立马就尝到了苦果,炼油厂产量从每天1.2万桶,暴跌到4000桶。
能源部长自己都承认:“我们低估了运营难度,中国的技术不是说替就能替的。”
更大的麻烦还在后头,中石油和其他中企已经向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起诉,索赔高达12亿美元。
根据中尼之间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这场官司中国企业胜算极大。
一旦败诉,尼日尔不仅要赔钱,还将被贴上“违约国家”的标签,未来谁还敢投钱?连4亿美元都能赖,外资再来就是傻子。
而且,已经有不少国际金融机构开始重新评估在非洲的政治风险,尼日尔成了“反面典型”。
靠一时的民族情绪赢得掌声,失去的却是国家几十年积累的信誉和发展机会。
最讽刺的是,军政府现在又回过头来,希望中企“继续投资、稳定岗位、适当涨薪”。
这不是拎着刀子抢完你家,还问你借钱修房子、请你回去干活吗?
国际合作讲的是契约,不是情绪,可以谈判,可以争利,但不能翻脸不认人,靠着资源耍横、靠着外援耍赖,终究是饮鸩止渴。
尼日尔这场“翻脸秀”,表面上是对中企的打压,实则是对自己未来的封杀,谁都不是冤大头,谁也不会陪笑到底。
不讲规则的国家,终究会被规则抛弃。
信息来源:凤凰网资讯:胡锡进:尼日尔军政府对中石油进行勒索,且手法激进、恶劣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