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马路上已经日渐稀少的邮筒,看着邮筒上的开箱时间,好想哪天凑巧了,等着邮递员打开邮筒,看看里面有多少过去常见的信笺……
![]()
在街面散步看到绿色的邮筒,你是否有老朋友好久不见的感觉,看着邮筒上的开箱时间,心里是否会闪现邮递员穿街走巷的幻影?
数字化的浪潮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即时、省时、高效的数字社交,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主流方式。生活中人们已经不可能离开手机电脑,出门必带的是手机,一机在手,万事不愁。如今,亲戚朋友互相思念了,有事想联系了,发个信息问候一下即送即达,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避免直接见面留出了冗余空间,人与人之间很容易保持所谓的安全距离。
回想过去,亲戚朋友乃至恋人思念之苦,鸿雁传书,等待的时间里既有盼头也有愁苦。过去的日子很慢,现在的日子很快,因为即事即办的场景比比皆是,刚过完年,五一、国庆两个长假接踵而至,然后又是新年。一种什么感觉呢?就是被时间催着往前赶。
繁忙且快节奏的生活,同在一个城市互相见面的机会和时间却不多了,保持联系何必非要见面,甚至年轻人互相联络直接打电话也不再是第一选择,更多的是通过微信留语音,说是为了避免打扰别人。在街头有时看到两个人在手机两端,你一句、我一句,一句来、一句去,可以直接通话的手机退化为步话机,心里发笑,为了所谓不打扰别人,变成了一种社交范式,反而异化为形式主义,其实反而变成了一种打扰。在餐厅、咖啡馆里,亲戚朋友、夫妻恋人面对面落座后,动嘴说话很少,眼睛浏览手机很忙。
手机里的世界比自己所在的物理空间要丰富得多,所以即使面对面也不愿放弃互联网里即时即刻的精彩。遇到众人聚会的场合,如果要和座席上某人点对点沟通,不需移动位置,不会引起他人注意,手机就是最方便的媒介。
网络里的社交世界太丰富太自由了,以至于年轻人在那里乐此不疲,不可自拔。过去,在现实世界里失去的关系还得在现实世界里去找,要下决心断绝一种关系不容易。现在的人们生活在现实和虚拟两个世界里,所以朋友说散就散,神圣的婚姻也是说离就离,这个世界里失去的,回头就能在另一个世界里找回来。
数字社交好处多多,但是也不无烦恼。它打开了每个人的社交空间,喜欢接受的你接受,不习惯接受的你也要被迫接受。如各种广告轰炸、生意推销乃至电信诈骗等玩意儿都会伺候你,在你不经意的地方等着你。还有朋友间每天的图片问候,无论是清晨、午间,还是晚上,手机叮咚一声,都会给你喜和愁。
![]()
有一次,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聊起一个尴尬的经历。他曾经看到一个未接的微信电话,对方是好友,怕失礼,于是快速回拨,结果对方拒接,想必是对方正忙。过一会儿再打过去,不料一直到铃声停了,对方都没接。这时候这位办事认真的朋友就胡乱猜测起来,是对方误拨?好像概率小,因为误拨至少需要三个动作,打开微信,找到联系人,点开联系人再拨打,三个动作都出错的可能性不大。那么是对方当时忙,拒接后又忘了回拨?于是各种可能的猜测在心里泛起,要怪这位容易上心的朋友想多了,徒增烦恼,但是数字社交也得有礼数,不能只顾着自己的主观随意。
数字社交相比于传统方式太便捷了,因为便捷,就可能随意。每天微信短信不少,已读不回,已读乱回的例子屡见不鲜。传统的书信往来时代,手写的每封信都要花时间斟字酌句,所以都显得很郑重其事。书信往来虽然慢,但是等待中的期盼,让人觉得日子过得有盼头,等到弄堂里有邮递员自行车那清脆的铃声响起,收到盼望已久的书信,打开后一句“见字如面”,顿觉温暖无比。
数字社交有自由也有不自由。因为每人有手机,所以无可遁形,不易玩消失。过去下班了就是下班了,剩下的时间就是名副其实的业余时间,没有急事不会费周折地通过公用电话找人。现在找人是分分秒秒太容易了,以至于下班了不管在哪里,也时时有工作上的事找上门,上班下班的时间模糊了。
其实现实生活里本没有那么多需要“立等可取”的事情,正因为容易实现,使得什么事都变成了只争朝夕。腾讯会议这种方式出现是好事,但如被形式主义地滥用,不仅侵犯个人的业余时间,而且浪费公共资源。
![]()
善于抚今追昔是人类的情感。在数字社交的背景下,从传统社会里走出来的人们不免常常怀念过去的书信年代,书信里的文言美句,如“书不尽意,余言后叙”“草率书此,祈恕不恭”“纸短情长,再祈珍重”等,不一而足。还有信封书写有讲究,写信封,谓之曰“开信封”,只因为信纸是只有收信人才能见的,而信封是寄信人和收信人的脸面,信封的式样、一方邮票,尤其是信封上的字,体现的是寄信人的教养,所以信封是马虎不得的。如果不想让外人知道寄信人的来路,则可以在下款地址处写上“内详”两字,这又给人一种神秘色彩。
看着马路上已经日渐稀少的邮筒,看着邮筒上的开箱时间,好想哪天凑巧了,等着邮递员打开邮筒,看看里面有多少过去常见的信笺……
(图:东方IC)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