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午后,阳光洒落在同汾泾河上,波光粼粼,微风吹过同汾泾健康步道,这里本是附近居民休闲散步、遛娃健身的好去处,工作日下午也有不少居民聊天散步。然而近日,有市民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民声直通车”反映,位于河两岸的健康步道,路较宽的一侧两端装上了半人高的蛇形道闸,本意是防止非机动车进出步道,结果却适得其反,道闸不但拦住了轮椅和婴儿车,还使得非机动车转而开向另一侧更窄的步道,危险倍增。
为了安全而装的道闸反而制造危险?记者前往现场调查。
道闸仅容单人侧身通过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浦东新区三林镇的同汾泾健康步道,市民反映的道闸位于永泰路与西泰林路间的沿河步道两端,其中东侧河岸边的步道宽约2米,两端出入口都装上了蛇形道闸。记者走近发现,道闸内部空间较小,单次只能容纳一个成年人侧身经过,倘若携带较大的背包,就会被卡在道闸中,如有老人需要搀扶,两人也很难同时进入道闸。
![]()
同汾泾沿河健康步道位于浦东新区。
两端的蛇形道闸口都张贴了醒目的告示:“此通道仅供行人通行。”蛇形道闸从路面铺设至草坪中,另一侧与步道的护栏相连,将步道的入口完全拦住。记者查看发现,这一道闸并无可供开启的闸门,这就导致了市民反映的情况:非机动车过不去了,但轮椅和婴儿车等同样也被拦在步道外。
![]()
东侧河岸步道两端都安装了蛇形道闸
“身子不好的老年人都不来这里了,人家在那个入口半天进不去,车子(轮椅)也不好搞进去。”在西侧河岸步道散步的两位老人告诉记者,这一道闸升级更新后,来这里遛娃和散步的市民就少了一些。东侧河岸的步道较宽,沿途还设有凉亭、长椅等,原本是附近居民平日休闲的重要空间,如今因为一个开口狭窄的道闸,不少有休闲需求的市民被拦在步道外。
非机动车快速开上窄步道
问题不止于此。从地图上看,东泰林路和西泰林路首尾相接呈环形,永泰路和西泰林路间没有南北向的通路,非机动车如果想从西泰林路南侧部分到达永泰路或浦三路,只能沿西泰林路绕行,这种情况下,图方便且为了省时间,不少快递员、外卖骑手和附近居民便骑着电动车从步道穿行,这便是东侧河岸安装蛇形道闸的原因。
![]()
永泰路与西泰林路间没有南北向通路。
但东侧道闸装上了,西侧的步道却依旧敞开,这里就此成了非机动车新的“近路”。记者走上西侧步道后发现,这一步道两端均与人行道直接相连,与西泰林路相连的一端设置了台阶,但同时也有坡道直接通向人行道,这本应是给行人提供的无障碍通道,但在记者走访期间,不少人骑着电动车娴熟地从西泰林路的非机动车道骑上人行道,随后通过坡道进入同汾泾健康步道西侧路段。
![]()
非机动车从西侧河岸南端出入口坡道直接骑上步道。
更糟糕的是,西侧河岸步道宽度仅1米,刚好供两人并排行走,非机动车一旦骑上步道,散步的市民势必需要避让。上述两位老人从步道走上坡道的时间,就与从人行道穿梭而来的两辆电动车“狭路相逢”,电动车慌忙减速,老人也匆匆向步道边的草丛避让,情形十分危险。记者在西侧河岸步道行走时,也有一辆车速极快的电动车迎面而来,记者低头看手机差点避让不及,骑电动车的人则猛捏刹车减速。
![]()
记者与骑行者在步道“狭路相逢”
“其实有一边能走就行。”两位老人坦言,他们也能理解非机动车有通行需求,因此在道闸安装前,一直是在西侧河岸步道散步,以此避开非机动车。但道闸的安装让不少人“左右为难”,一边是难走的闸口,另一边是时不时就飞驰而来的非机动车,这样的步道还能叫“步道”吗?
出于安全进行的闸口升级完全可以理解,但周边居民也呼吁,在道闸安装时,综合考虑各类人群的需求,莫让轮椅和婴儿车无路可走。同时道闸不能“一装了之”,安装后出现的非机动车与散步人群窄路混行状况,相关部门也要抓紧关注和治理,还步道于散步者,才能让市民们安心通行。
来源 | 解放日报
作者 | 师梦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