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印度近期在靠近巴基斯坦边境的斋沙默尔地区,开展了专门的无人机训练活动。
此次训练是印度“特里舒尔演习”多域军事演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印度陆军战斧师主导实施,旨在提升士兵对先进无人机系统(UAS)的操作与应用能力。
训练内容覆盖无人机全流程技术环节,包括无人机组装、日常维护及实际驾驶操作。
同时针对实战场景设置了多样化任务模块:既包含第一人称视角操作训练,也涉及战场监视任务演练,还模拟了利用无人机投掷弹药的战术流程。
在为期两天的演习期间,参训无人机通过模拟与“敌方目标”的对抗,充分展示出精准打击能力、长时间续航性能,以及在沙漠恶劣环境下的适应能力,验证了该装备在边境复杂地形中的作战潜力。
此次无人机训练与印度推动国防领域“自力更生”的战略目标高度契合。
当前,印度正大力推进国防工业本土化生产、技术创新与装备现代化,其中本土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是重点方向之一。
本月早些时候,印度已引入移动无人机生产装置,该装置可直接在任务现场完成无人系统的制造与部署,进一步提升了装备保障的灵活性。
![]()
据悉,这套基于集装箱的生产装置由印度本土企业Zuppa公司与Divide By Zero Technologies联合研发,能在作业区域附近快速实现无人机零部件的3D打印与整机组装,有效缩短了装备从生产到投入使用的周期。
在强化本土国防工业实力的同时,印度也积极通过国际合作提升无人机及反无人机领域的技术水平与实战能力。
上个月,欧盟与印度共同举办了首次联合反恐训练,训练核心聚焦于“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及软目标免受新型无人机威胁”。
为期三天的训练活动中,印度国家安全卫队与欧盟高风险安全网络相关人员共同参与。
通过联合战术演习,对双方装备的先进无人机系统及反无人机技术进行了实战测试,进一步完善了应对无人机安全威胁的协同机制。
更早之前的9月,美国国防企业护盾人工智能公司也曾向印度国防部展示其研发的“Hivemind”自主飞行软件。
据了解,该软件是该公司V-BAT无人机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此次展示也是该公司在推动V-BAT无人机系统获得出口批准、向印度陆军及空军供应前,与印方开展的重要技术沟通环节。
从边境实战化训练到本土装备研发,再到国际合作交流,印度近期在无人机领域的一系列动作,既体现了其强化边境防御能力的需求,也反映出其推动国防自主化与全球化技术协作并行的发展思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