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空间公司及其“弧光”航天器的愿景是:按需将满载物资的小型航天器再入大气层,送达急需补给的部队手中。
![]()
图片来源:逆空间公司(Inversion Space)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支特种作战小队在争议领土深处的山谷中被压制。弹药即将耗尽,近距离空中支援无处可寻。救援力量仍需数小时才能抵达。队员们虽暂时牵制住了敌人,但每开一枪,他们的抵抗能力都在减弱。40毫米榴弹早已用尽,步枪子弹也即将告罄。突然,音爆声响彻山谷,交战双方都不由自主地抬头望天,战斗短暂停顿了一瞬。很快,枪声再起,但耀眼的阳光中,一个悬挂在降落伞下的、装满弹药的太空舱正朝着特种部队径直飞来。
援军已到……从天而降!
上述场景听起来像是直接从《使命召唤:现代战争》游戏中截取出来的,但有一家公司正致力于将其变为现实。
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太空初创公司“逆空间”(Inversion Space)公布了一款名为“弧光”的全复用升力体航天器设计。该公司称,该航天器旨在将关键物资从太空在一小时内送达地球任何地点,可在水面、雪地或土地上着陆,精度约为50英尺。这一概念直指国防领域,反映了美军长期以来对利用天基系统快速在全球范围内投送物资以满足指挥官紧急需求的兴趣。
任务概念涉及将“弧光”航天器通过火箭发射至近地轨道。随后,“弧光”将在轨驻留,直到需要投送货物。此时,航天器使用离轨发动机再入大气层,以极高速度飞行。“弧光”利用小型推进器和大型后缘机动襟翼在炽热的再入过程中调整其位置和速度,穿过大气层,直至接近“投放区”。
到达较低高度后,“弧光”减速并利用其主动控制的降落伞系统着陆。该系统还能微调航天器返回地球的路径。降落伞确保软着陆,这意味着“弧光”可以重复使用。整个任务无人操作,“弧光”由自主控制系统指挥。
![]()
“弧光”航天器再入大气层示意图。图片来源:逆空间公司(Inversion Space)
有趣的是,逆空间部署能在一小时内将货物送达地球任何地方的航天器的计划,与美国运输司令部在2020年提出的雄心不谋而合。美国运输司令部为美军各军种以及其他各种国防和政府组织提供运输服务和解决方案。
![]()
“弧光”航天器在轨运行概念图。图片来源:逆空间公司(Inversion Space)
美国运输司令部司令、陆军上将斯蒂芬·R·莱昂斯当时曾表示:“想象一下,将相当于C-17运输机的载荷在一小时内运抵全球任何地方。这种货物运输速度带来的可能性……其中蕴含着巨大潜力。”
彼时,美国运输司令部已开始与SpaceX和探索架构公司合作,共同探索天基快速投送概念。此后,SpaceX一直与空军和太空军合作推进“火箭货运”项目,旨在实现可在任何支持垂直着陆的地点快速投送货物。
![]()
“弧光”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组件示意图。图片来源:逆空间公司(Inversion Space)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弧光”能够投送的有效载荷尺寸远小于莱昂斯将军所述的规模。该航天器本身尺寸仅为约8英尺乘4英尺。
C-17的最大有效载荷约为82吨,但通常有效载荷约为60吨或更少。据报道,“弧光”计划载货量仅为500磅。尽管如此,小件货物往往需要庞大的后勤支持。
不过,逆空间显然看到了一个细分市场,即超高速投送其所谓的“赋能任务的关键物资”。
![]()
“弧光”航天器降落伞回收系统测试画面。图片来源:逆空间公司(Inversion Space)
逆空间没有提供“弧光”可能投送货物类型的具体示例,仅提及“设备、食物或其他任务物资”。可以想象的到,关键货物可能包括前方作战地点急需的时效性设备和弹药。
由于这些航天器将预先发射,它们很可能装载各种通用的、通常具有时效性的货物。然后,根据需求进行离轨投送。
如今,其他小型自主补给系统已在战斗中使用,如滑翔伞式的“雪燕”,还有一些正处于开发或有限使用阶段。但这些系统仅能在大气层内飞行,速度更慢,更易受攻击,并且需要区域基地或空中投放平台从相对较近的地方发射。
![]()
“雪雁”补给车在伊拉克实际使用场景。图片来源:美国国防部(战争部)
考虑到太空发射的巨大成本,这些货物很可能只在最关键的场景下投送,即只有高成本的快速运输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
![]()
“弧光”航天器在轨运行概念图。图片来源:逆空间公司(Inversion Space)
这种能力在未来印太战区的突发事件中似乎具有特殊意义。随着该地区爆发涉及美军的高端冲突的预期日益增强,在技术成熟的前提下,能够调用像“弧光”这样的天基系统向该地区快速运送关键补给,其价值将非常巨大。
由于“弧光”可重复使用,在能够回收飞行器的情况下,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成本效益。逆空间还提议同时将多艘“弧光”航天器送入轨道。其结果被描述为类似一系列“星座”,携带各种应急货物,可根据不同客户和作战区域的需求进行定制。
据报道,每艘“弧光”航天器能够在轨停留长达五年。
![]()
“弧光”航天器结构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图片来源:逆空间公司(Inversion Space)
与其他天基货物投送概念相比,另一个优势在于“弧光”使用降落伞着陆系统。理论上,“弧光”可以将货物送达地球上的任何地点,包括偏远地区、灾区或难以进入的战场。其他轨道投送概念,如亚轨道垂直起降火箭,至少需要某种基础设施来支持任务中的货物回收部分,但“弧光”应能免除这一要求,至少对于小件货物是如此。
![]()
美国空军发布的概念图展示了货运火箭如何实现飞机尺寸货物的快速投送,以支撑敏捷全球物流体系——此案例应用于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与灾难救援任务。图片来源:兰迪·帕尔默 绘制/美国空军
上个月,逆空间进行了精确空投测试,以验证其主动控制的降落伞系统,确保“弧光”能够将货物准确投送到所需位置。
该公司现在表示,希望最早在明年执行“弧光”的首次任务,这看起来雄心勃勃。
另一方面,这家初创公司确实从其“射线”航天器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射线”是逆空间的首个航天器,于今年1月作为SpaceX“运输者-12”任务的一部分发射。这次测试任务帮助验证了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推进系统和分离系统在内的技术,这些都将融入“弧光”的设计。
![]()
“弧光”航天器返回地球所用降落伞回收系统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片来源:逆空间公司(Inversion Space)
目前,逆空间仅专注于“弧光”的军事潜力,尽管显然也存在特定的商业应用。此外,还存在将“弧光”改造为可复用、可回收卫星甚至轨道补给飞船的可能性。同时,该公司信心十足地表示,未来每年将生产数百艘此类航天器。
在此之前,并且假设有军事客户愿意合作,逆空间需要证明其天基货物投送概念是具有成本效益的。考虑到这是一种全新的运输系统,还需要克服各种其他监管问题。
![]()
概念图展示“弧光”航天器在降落伞下着陆的场景。图片来源:逆空间公司(Inversion Space
尽管经历过多次失败和无果而终的项目,但利用某种天基解决方案实现全球快速运输的想法从未消失。凭借其更小的载货量、可复用的航天器和降落伞着陆系统,逆空间公司的这种“按需离轨”货运概念,或许最终能够打破常规,取得成功。
(备注:本文转自《战区》2025年11月6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