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奉为普世真理的“早点买房、买越大越好”观念,如今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下或正在失效。
过去二十多年,闭眼买房就能赚钱的时代的游戏规则或要改变了。
![]()
实际上,住房市场日益分裂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在美国,首次购房者的比例已骤降至21%,创下自1981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
而在中国,市场分化同样明显,改善型需求成为核心驱动力,重点城市120平方米以上大户型成交占比已超过30%。
![]()
购房门槛也在大幅提升。2025年,美国购房者的平均首付款比例已达到19%,其中首次购房者为10%,重复购房者高达23%。
年龄断层同样令人震惊。 美国首次购房者的平均年龄已经从1991年的28岁上升到2025年的40岁。住房负担能力恶化将一代人挡在了市场门外。
也就是说,房地产的定位或许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
先来看,支撑房价持续上涨的三大传统动力,城镇化红利、人口增长和货币宽松,已经集体减弱。
如今城镇化进程进入后期阶段, 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67%,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转移的时代基本结束。人口流动模式从“从农村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之间的流动”。
而一线城市中,深圳、广州人口保持正增长,而北京、上海人口出现转折信号。城市间的人口竞争成为新常态。
![]()
另外我国社会人口结构也发生根本转变。 2024年中国出生人口仅954万,死亡人口却达1093万,人口自然增长进入负值区间。
这种趋势直接导致住房需求总量放缓。购房主力军转向当代年轻人,但他们中许多人因高房价而推迟购房计划。
![]()
而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最大的利好是游戏规则正在向有利于买方的方向转变。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的“现房销售”,将改变开发商空手套白狼的传统玩法。
过去开发商只需支付30%土地款,挖个坑就开始卖期房,用购房者的钱偿还土地贷款,再去拿新的地块。但这种高杠杆、高周转的模式风险极高,一旦资金链断裂,烂尾楼便应运而生。
![]()
未来,现房销售将成为主流。房子必须实实在在建好才能出售,购房者的款项纳入监管账户专款专用。这不仅是商业模式的变革,更是对普通百姓血汗钱的有力保护。
所以这未来房地产市场最显著的特征或将是分化。加上十五五规划中“因城施策”的导向,意味着全国统一的房价概念将不复存在。
![]()
而每个城市的房产价值将走出独立行情,不过核心逻辑很简单:人往哪里流,钱往哪里流,哪里的房子才真正值钱。
至于对于那些尚未买房的年轻人,为什么说他们“赌赢了”?
![]()
实际便是躲过了一个长达20年的惯性陷阱。那个闭眼买房都能赚钱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房地产正从一个投资品加速回归为消费品。
就像买车和买家电一样,未来买房首先考虑的不应是能赚多少,而是是否真正需要,月供是否承担得起,以及万一房价下跌是否能接受。
![]()
一如荷兰阿姆斯特丹有个“Schoonschip”可持续漂浮社区,那里的房子不再是不动产,而是随水位升降的宜居空间。这个画面,或许正是未来住房的缩影,它不一定是财富的象征,而是生活的容器。
而那些还没买房的年轻人,并非失败的投资者,而是即将回归理性的消费者。未来五年,当你走进真正适合自己的房子,你会发现,赌赢的不是时机,而是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