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看看新闻报道,11月3日至4日,中国迎来了一场牵动全球格局的外交重头戏,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率团访华,与中方共同举行中俄总理第三十次定期会晤。这个始于1996年的会晤机制,二十多年来风雨无阻年年如期举行,本身就是两国关系坚如磐石的最佳注脚。就在米舒斯京结束会晤准备登机回国前,人民大会堂内的签字仪式成为焦点,双方一口气签署8份合作文件,覆盖人文交流、风险管理、核能合作等多个关键领域,每一份文件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共识与信任。
俄总理临走前的一句话更是意味深长,当着中国代表的面,他明确表态“尽管受到西方制裁,中俄关系正处于最高水平并仍继续发展”。这句看似平实的表述,在当下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显得掷地有声,既是对西方围堵政策的直接回应,更是对中俄协作深度的公开确认。此时的国际背景早已暗流涌动,欧盟刚刚推出对俄第19轮制裁方案,特朗普政府更是罕见出手制裁两家俄罗斯能源巨头,还施压印度停止购买俄能源,多重压力下俄罗斯财政收入遭受重创,外交环境持续收紧。
![]()
中俄此次会晤的成果远超“例行公事”的范畴,贸易结算领域的突破尤其值得关注。米舒斯京公开确认中国已是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更关键的是美元和欧元在双边贸易结算中的份额已降至“统计误差”水平,人民币占比则飙升至接近50%。有消息显示,俄央行已要求国内银行放开人民币结算外汇监管并免除手续费,全力推动企业改用人民币结算,这一系列操作让去美元化从口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更令人瞩目的是能源合作的深化,双方不仅将原油贸易合同从2025年续约至2035年,还把年供应量从一亿吨提升至一亿两千万吨,相当于每天多增加两船原油运输量,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线也已完成设计,只待条件成熟便可破土动工。
贸易数据背后是战略互信的深度绑定,米舒斯京此行距离中美釜山会晤仅过去4天,这样的时间节点绝非巧合。特朗普政府一边对俄极限施压,试图通过制裁切断其经济命脉逼迫俄方停火,一边又妄想推行“联俄制华”战略,试图离间中俄关系。但中俄用实际行动给了这种图谋最有力的回击,人民币结算体系的完善让俄罗斯摆脱了对西方货币的依赖,能源贸易的长期锁定为俄罗斯提供了稳定的外汇来源,中方的支持既解了俄方的燃眉之急,更筑牢了两国共同应对外部风险的屏障。
![]()
西方一直炒作“俄罗斯是否转向东方”的话题,如今答案已经清晰可见。俄罗斯对人民币结算的大力推动,对中俄能源合作的长远规划,都表明其战略转向早已不是犹豫与否的问题,而是正在加速落地的现实。中俄合作的深化并非针对第三方,而是基于自身发展需求的自然选择,中方严格限制军民两用物项出口,始终坚守国际责任,合作的出发点是维护自身国家利益,这一点无需任何外部势力指手画脚。
特朗普政府最担心的局面正在成为现实:想通过制裁压垮俄罗斯,却因中俄合作让俄方获得稳定支撑;想拉拢俄罗斯制衡中国,却眼睁睁看着两国关系持续升温。中俄用二十多年的稳定合作证明,真正的伙伴关系不是基于短期利益的权宜之计,而是经得起国际风云变幻的战略协作。此次签字仪式上的每一笔落笔,都是对单边主义、霸权行径的有力抵制;人民币在俄贸易结算中的崛起,更是多极化世界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
全球南方国家正以崭新姿态登上国际舞台,国际政治秩序的变革已不可逆转。中俄此次达成的重要共识,不仅让两国合作再上新台阶,更向世界传递出清晰信号:霸权主义的围堵封锁终将失效,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合作才是时代潮流。特朗普政府的焦虑并非没有原因,当中俄用实际行动织密合作网络,当去美元化进程不断加速,那些基于霸权思维的图谋注定只能是一厢情愿,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正在中俄等国的共同推动下,展现出越来越清晰的轮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