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蝴蝶桥(北外环长江大桥),这座自2008年通车以来就成为城市交通“大动脉”的桥梁,日常交通流量极大。特别是早晚高峰时段,桥面车水马龙,通行压力巨大。2025年11月7日早高峰,中山市“咽喉要道”蝴蝶桥再次上演全城瞩目的“堵瘫盛况”。从长江北、北外环到三角快线,长达数公里的车龙寸步难行,通行时间暴增半小时以上。这已是蝴蝶桥第N次大规模瘫痪,市民诘问:长着翅膀的蝴蝶桥为什么会不断拥堵魔咒?
![]()
早高峰施工+事故+加塞!三大“血栓”引爆堵局
本次大堵车的导火索直指三大乱象:早高峰时段竟进行路面施工,三车道骤缩为一车道;突发交通事故雪上加霜;车流中不断有车辆违规加塞,使通行效率断崖式下跌。多位车主怒斥:“电子警察上岗后,加塞车辆只是躲着监控钻空子,桥面依旧沦為冒险者的赛道!”
电子警察失守,物理隔离难解长远困局
面对持续失控的交通,曾被寄予厚望的电子警察显然独木难支。尽管10月底专治实线变道的2处监控已启用,但部分驾驶员在监控盲区依旧肆意加塞。有市民提议用铁马隔离车道,虽能短期规范秩序,却如给动脉血栓贴创可贴,无法根治流量超载的顽疾。
![]()
根治之道浮出水面,市民疾呼两条生命线
在过江隧道项目悬停五年、官方回应仍无建设时间表的背景下,市民与专家共同发出警示:彻底终结蝴蝶桥“周期性栓塞”唯有两条路——
其一,重启过江隧道建设。这条2019年规划、投资超13亿的通道,若能以隧道或桥梁形式尽快落地,将直接分流蝴蝶桥50%以上压力;
其二,紧急拓宽长江北路往三角快线车道。当前仅单车道设计的匝道已成瓶颈,至少拓宽为双车道才能避免“一事故就瘫痪”的恶性循环。
过江通道方案仍在比选研究中,但蝴蝶桥每日数万车主正用拥堵时间投票:当城市发展速度远超基建迭代,唯有拿出破釜沉舟的决心打破规划僵局,才能真正打通中山交通的“任督二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