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非洲发展进程中,能带领动荡国家走向稳定增长并构建深度国际合作典范的领导者格外引人注目。穆塞韦尼,这位改写乌干达命运的领导者,为何会成为其中的典型代表?约韦里·卡古塔·穆塞韦尼执掌乌干达38年,以思想引领务实改革,用精准务实的国际合作实践,书写了非洲国家自主发展的独特故事。
1944年,穆塞韦尼出生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乌干达牧民家庭。彼时殖民资本对农业的垄断,令民众深陷贫困。凭借家庭支持,他考入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攻读经济学与政治学双学位。在此期间接触到的革命理论,为他日后破解国家困境埋下伏笔。学生时代,他还组建革命团体、接受游击训练,毕业论文更聚焦于后殖民时期非洲暴力革命的可行性。
![]()
1970年毕业后步入政坛,乌干达却在阿明暴政下陷入炼狱:超过50万民众丧生,经济濒临崩溃,政局动荡让穆塞韦尼历经流亡与抗争。1981年,他带着26名追随者、手持27条枪组建全国抵抗军,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他以严明纪律规范军队作风,要求士兵爱护民众、帮扶平民,践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同时采取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筑牢群众基础。这支队伍仅用5年便终结连年内战。
1986年穆塞韦尼就任总统时,接手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烂摊子,通胀率超过200%,GDP增长率跌至-2.9%,基础设施损毁殆尽。面对绝境,他推出一系列改革,以财政紧缩与货币改革稳局,将通胀率从1986年的240%压至1990年的10%以下;1987年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复苏计划,在坚持自身原则基础上引入市场活力,推动贸易自由化与私营经济发展。改革成效显著:自1991年起,乌干达经济年均增长稳定在6%左右,2023年第一季度增速达6.7%;GDP从2018年的329.27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487.69亿美元;农业占GDP比重从56%降至2023年的22%,制造业年均增速超6%,彻底改变单一农业依赖格局;商品出口额在2023财年突破93亿美元,其中乳制品出口从2015年的2870万美元飙升至2024年的2.854亿美元,私营部门投资回报率超14%。这些举措共同构成转型的关键支撑。
![]()
自1989年首次访华以来,穆塞韦尼累计访华20余次。2024年,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卡鲁玛水电站点亮民生,恩德培机场联通世界;全国公路网密度从每平方公里0.08公里增至0.25公里,电网覆盖率提升至58%。乌干达姆巴莱工业园吸引32家中国企业入驻,创造7000余个岗位,年出口额超1亿美元。其中,旺康陶瓷厂结束了乌干达瓷砖依赖进口的历史。面对外界质疑,穆塞韦尼曾明确回应:“中国带来的是工厂与公路,而不是枷锁。”社会治理领域同样成果丰硕。
面对艾滋病肆虐,他推行强力防控措施,使乌干达成为非洲防治典范,2001年获联合国艾滋病防治突出领导成就奖。教育普及方面,实施免费初级教育政策,让女性入学率从20%跃升至44%;政府还专设女子奖学金,保障偏远地区女生就学,民生持续改善。截至2025年,81.1%的家庭实现1公里内获取安全饮用水;2024年旅游收入恢复至14.73亿美元,较疫情期间增长162%;小学净入学率从35%升至97%,成人识字率从43%增至77%,人均预期寿命从48岁增至64岁,极端贫困率从56%降至19%,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减贫典范与东非重要力量。
![]()
穆塞韦尼还在区域安全中扮演关键角色:他主导与刚果(金)开展联合反叛行动,2025年两国签署军事合作备忘录,深化协作;曾推动解决乌卢边境冲突,协助卢旺达爱国阵线稳定局势。其领导的军队已成为区域反恐重要力量。如今,81岁的穆塞维尼仍在推进“2040愿景”与“10倍增长战略”,目标是到2040年GDP突破5000亿美元,冲刺中等收入国家。
从丛林战士到国家建设者,他用实践证明:发展没有固定模式,关键是找到契合本国的道路。这或许正是这位东非领导者留给国家最珍贵的遗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