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人民网记者 李发兴
近年来,云南省公安机关环食药侦部门以“昆仑”系列专项行动为总牵引,聚焦生态安全、民生保障、特色产业保护三大核心,推出六项服务高质量发展创新举措,提升精准打击、专业服务、协同共治效能,为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筑牢生态安全线,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云南省公安机关环食药侦部门聚焦生态文明排头兵和美丽云南建设,围绕“三屏两带六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创新融合“林长+森林警长”“河长+河(湖)警长”机制,推动建立生态警务室、联勤工作站,推行州(市)、县(区)、派出所、派出所警务责任区四级生态警长制度,构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聚焦山水林田湖草沙重点领域,在公安部统一部署下,组织开展“平安原野-2025”“平安长江”“亮剑-2025”等系列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非法盗采矿产资源和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非法捕捞等违法犯罪活动。2025年以来,云南省公安机关环食药侦部门破获非法捕捞、污染环境、非法采矿犯罪刑事案件1477起;破获危害保护野生动物刑事案件998起;成功破获西双版纳“1·17”非法狩猎系列案、文山“3·25”森林火灾案等一批重特大案件。
严打犯罪护民生,夯实美好生活新根基
云南省公安机关环食药侦部门以开展“昆仑2025”、打击制售假劣肉制品等专项行动为牵引,以“一支牙膏”“一袋食盐”“一个馒头”“一粒药片”等关乎人民群众生活的小事为切入点,守住兜牢民生安全底线。2025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侦破食品案件1654起、药品案件569起,破获食药领域部督办案7起、云南省公安厅挂牌督办案件50起,先后组织查处了一批重特大案件,在侦破食品非法添加、非法医疗美容产品等犯罪领域实现突破。
聚焦云南茶叶、蔬菜、水果等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严厉打击危害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犯罪,及时查处一批群众身边的民生小案,组织开展咖啡非法添加案件集中打击,擦亮“云南咖啡”金字招牌。
聚焦提升公安机关维护食品药品安全能力,云南省公安厅环食药侦总队推动建成覆盖全省的19个公安快检室,针对突出问题主动开展检验检测1.17万批次,积极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研判发现线索,及时向行政部门通报风险隐患,积极推动食品药品安全源头治理。
护企安商优服务,激活特色产业新动能
聚焦云南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云南省公安机关环食药侦部门主动服务“三大经济”,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建立“云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警企联动机制,服务创新发展,优化营商环境。
2025年以来,云南省公安机关环食药侦部门侦办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案件1373起,打掉团伙48个、铲除窝点40个,挽回经济损失6473.57万元。针对高原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构建全链条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体系,创新推出“警务联络官”“驻企工作站”制度,全省设立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警务联络官”359名、“驻企工作站”91个,对769家重点保护企业提供点对点咨询求助、举报投诉、宣传培训服务,定期开展评价回访。建立药品、烟草、服装、成品油、农资等多维刑事保护产业矩阵,推动各地服务特色产业更聚焦。
协同共治促长效,构建多元治理新格局
云南省公安机关环食药侦部门坚持系统治理观念,构建专业带动、全警行动、部门联动、群众发动“四动”工作格局。
在跨部门协作上,与多部门建立会商机制和协作机制,强化刑行衔接,实现行政查处与刑事打击无缝衔接。在跨区域联动上,加强西南片区“三省一市”、长江经济带警务合作,与贵州、重庆、广东、海南、西藏等省(区、市)建立警务协作机制,在专业研判、专项打击的基础上,发起3次区域集群会战,带破刑事案件300余起。
在基层治理中,昆明市环食药侦部门组建“滇池生态义警、护渔网格员、红袖标志愿者、滇池义务救援队、水上流动防控哨”五支群防群治队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环食药侦部门借助“田间警务”“社区生态宣传员”“警企联络官”“雨课堂”等载体,多元化广泛普及环食药知森法规政策。
云南省公安机关环食药侦部门注重“以案促治”,针对案件暴露的监管漏洞制发预警提示,推动行业规范,实现“打击一案、治理一片、震慑一域”的效果,切实以更专业的打击、更精准的服务、更高效的协同,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