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人民网合肥11月7日电 (记者周坤)冬春季是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今年冬天流行哪些疾病?我们该怎么预防?流感是不是“扛一扛就过去了”?针对一系列百姓关心的问题,11月7日上午,在安徽省冬春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众多专家纷纷给出答案。
今年冬天流行哪些呼吸道病原体?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安徽省儿童医院主任医师陈必全表示,今年冬春季,面临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共同或交替流行的态势,尤其是在儿童群体中,可能出现先后或同时感染多种病原体的情况。
其中,流感病毒是冬季的“头号主角”,其临床特征为起病急、全身症状突出,如突发高热、畏寒、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和乏力。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主要威胁,常导致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典型症状包括喘息、呼吸急促和咳嗽。
鼻病毒、普通冠状病毒等是引起普通感冒的常见病原体,主要表现为流涕、鼻塞、打喷嚏和咳嗽,可伴有低热。
腺病毒感染症状多样,可出现高热、咽痛、结膜炎甚至肺炎等。副流感病毒是儿童喉炎的常见原因;新型冠状病毒症状类似流感;人类偏肺病毒则表现类似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链球菌是细菌性肺炎、中耳炎和鼻窦炎的最常见病因,常在病毒感染后继发感染;流感嗜血杆菌常在婴幼儿中引起肺炎和中耳炎;肺炎支原体则多见于年长儿童,以发热和刺激性干咳为主要特征。
此外,还需关注手足口病等其他传染性疾病。重症手足口病多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如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呕吐、呼吸困难等情况需紧急就医。
面对流行病,我们怎么防?
那么,面对这么多病原体,我们日常生活中应如何科学预防和应对呢?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安徽省儿童医院主任医师陈必全倡导,采取“多层次、综合性”的防控策略,核心是“筑牢免疫屏障、切断传播途径、科学识别与应对”。
陈必全表示,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新冠、肺炎球菌感染等特定疾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是建立免疫屏障的关键。
其次,要勤洗手并掌握正确洗手方法、在人员密集场所科学佩戴口罩、室内多通风、少聚集,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同时,通过均衡营养、充足睡眠、适度锻炼以及保持居家环境清洁来增强自身抵抗力。
最后,陈必全提醒,不要滥用抗生素,也不要擅自给儿童使用复方感冒药,请务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用药。对于轻症患儿建议居家休息,一旦出现精神萎靡、呼吸困难、持续高热或脱水等重症迹象,应及时就医。
流感“扛一扛就过去”?
很多人认为流感就是重感冒,扛一扛就过去,这种做法是否可取?
对此,安徽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唐继海称,流感绝非普通感冒,“扛一扛就过去”的做法是错误的,存在健康风险。流感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区别。
唐继海称,首先是病原体不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分为甲(A)、乙(B)、丙(C)、丁(D)四个型别。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非新冠)等引起。
其次是症状不同。流感起病急,全身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高热(39—40℃)、头痛、疲倦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呼吸道症状(鼻塞、咳嗽)相对较轻,病程较长,一般为7—10天。普通感冒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如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多为低热或无发热,全身不适轻微,病程较短,一般为3—5天。
然后是传染性与传播速度不同。流感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易在人群中暴发流行。普通感冒的传染性较弱,多为散发病例,传播范围和速度远低于流感。
最后是并发症不同。流感可能引起肺炎、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需针对性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普通感冒通常无严重并发症,对症缓解症状即可。
唐继海表示,目前正值流感疫苗接种最佳时期,6月龄及以上且无接种禁忌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应积极接种流感疫苗,构筑免疫屏障。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大家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用药或“硬扛”,避免延误治疗。
为什么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接种?
有很多人关心,很多疫苗接种一次或几次就可以了,不需要年年都接种,为什么流感每年都需要接种?
对此,安徽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唐继海解释道,流感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每年在全球流行的流感毒株都可能不同。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通过全球监测网络,每年对疫苗株进行预测和推荐,确保疫苗能对当季最可能流行的病毒提供保护。
此外,接种流感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一般6—8个月后显著下降。为了在每个流感流行季都能获得持续有效的免疫力,需要每年接种。
因此,我们建议在每年流感季来临前接种最新流感疫苗。这不仅是对个人的保护,更是对全社会,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等脆弱人群健康的呵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